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住建部原副部長:農民進城易引發貧民窟病
標志性建筑,不能市長說建就建
快速發展的城鎮化正改變我國城鄉面貌,“千城一面,鄉愁難尋”,引發人們的思考,如何才能做好新型城鎮化規劃?仇保興認為城鎮化規劃需要立足以人為本,地方政府官員在做規劃時心中更應有“山水”。
《中國經濟周刊》:您曾說城市規劃不是萬能的,但是城鎮化沒有規劃是萬萬不能的。您認為要做好城鎮化規劃,落腳點是什么?
仇保興:以人為本。不僅是要滿足現代人的需要,還要關心下一代的生活發展空間和資源需要。若是自顧自地“寅吃卯糧”,我們這個社會的發展將難以持續。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決策是長久之計。
《中國經濟周刊》:千城一面,鄉愁難尋,是我們城鎮化過程中的問題,也是國人的心病,如何從規劃上解決這些難題?
仇保興:首先,要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名村保護的投入,這是城市的精神高地。第二,整合現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資源,強化各類自然型保護區的統一保護和建設。第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保護城鄉特色風貌。改變大規模舊城改造模式,推進有機更新方式。結合水系環境、綠地系統建設,優化城鄉空間形態和環境,傳承人文風貌特色,鼓勵城鄉文化多樣性發展。第四,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劃定城鎮建設用地增長邊界,將各類開發區、新城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統一管理,強化城鄉空間開發管制,加強對規劃實施的事前、事中監督。
《中國經濟周刊》:您曾提出在城鎮化規劃中,市長、書記、規劃人員心中要有山水,怎么理解?
仇保興:清代詩人李漁言:“山水者,情懷也;情懷者,心中山水也。”其實講的是人的才情、境界和審美能力。如果市長、書記、規劃人員心中有山水,就會自覺依據它們來規劃、建設城市,就能引景入城,借景造城,使人造景觀和自然景觀珠聯璧合,而不是在政績指揮棒下盲動和冒進。
《中國經濟周刊》:那您如何評價各地競相規劃和建設的標志性建筑,如何看待城市形象、氣質與競爭力的關系?
仇保興:標志性建筑是歷史的積淀,不是憑著某個市長的萬丈雄心說建就建的。比如杭州的標志性建筑是西湖邊寶石山上的保俶塔,距今已1300多年歷史,山不高不低,湖不大不小,距離不遠不近,塔不胖不瘦,在西湖的映襯下顯得非常美,杭州再建什么標志性建筑都無法與保俶塔相媲美。
沙里寧有句話說得好: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這座城市市民的抱負。城市的氣質來源于歷史和文化積淀,城市的魅力體現于不同時代建筑的有機結合。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城市規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有個性的城市,才最有爭奪全球資源的能力,也最能捕捉到發展機遇。
編輯:曾珂
關鍵詞:城鎮 農民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