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遲福林:以經濟轉型為目標的結構性改革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決定結構性改革成效
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需要在市場開放中推進經濟轉型與結構性改革進程。就是說,在國際國內市場高度融合的今天,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需要全球視野。中國作為轉型發展中的大國,政府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從制度上保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
1.推進市場開放是結構性改革的當務之急。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盡管貨物貿易的增速明顯下降,但在經濟信息化、服務化趨勢推動下,全球服務貿易快速增長。2000—2014年的14年內,全球服務貿易增長了6倍左右,服務貿易開始成為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引擎。對中國來說,經濟轉型的進程將是同世界經濟深度互動、向世界不斷開放市場的過程。例如,中國不僅需要繼續引進外資,也需要企業主動“走出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在工業3.0、4.0等高科技產業領域積極“引進來”;發展現代服務業,需要對外來投資有序開放市場。今天,以市場開放為重點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就是要拓寬經濟轉型的市場空間,就是要放大結構性改革的市場效應,就是要將結構性改革建立在各國市場相互開放、互利共贏的基礎之上。
2.推進市場開放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求。市場開放是經濟轉型與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是全球結構性改革面臨著的重大課題。對中國來說,需要把市場開放的重點放在服務業領域,通過服務業市場開放釋放市場活力。例如:第一,推動國內服務業市場開放與服務貿易開放的結合。這不僅有利于拓寬國內投資渠道,而且有利于拓寬外來投資空間,由此利用社會資本和外資做大服務業“蛋糕”、促進服務業發展水平和結構升級。第二,推動“一帶一路”與建設自貿區網絡的結合。以服務貿易為重點,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依托,打造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推動全球性、區域性自由貿易進程,可以使“一帶一路”在加快沿線國家經濟轉型和結構性改革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第三,推動經濟全球化與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結合。比如,爭取到2020年實現中歐自貿區的重大突破,這有利于中歐市場的優勢互補,有利于促進中歐雙方的經濟轉型與經濟增長。第四,推動國內自貿區建設與服務貿易開放的結合。以服務貿易為重點加快自貿區的轉型升級,使之承擔起服務業市場開放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
3.推進市場開放是各國政府的重要職責。從現實看,貿易保護主義往往意味著保護落后產業、排斥市場開放和市場競爭,往往意味著政府對市場更多的不當干預。有效發揮政府作用,就是要主動推進市場開放,創造全球范圍內的更大市場;就是要在開放中加快監管改革,完善監管體系,防范系統性風險。以中國為例,開放服務業市場,需要以公平競爭為目標推進監管轉型,需要強化消費市場監管,需要加大反壟斷和金融監管,需要有效保護知識產權。
破題結構性改革,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激發市場活力,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對于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來說,推進以經濟轉型為目標的結構性改革,就其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就其所蘊藏著的經濟增長新潛能,就其對利益結構沖擊的深度、廣度和復雜程度而言,都不亞于38年前開啟的改革開放。它將不僅決定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而且將對全球經濟增長和經濟治理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作者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遲福林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遲福林 經濟轉型 結構性改革 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