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年)
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切實保障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一)人身權利
規范涉及公民人身的執法行為和司法行為。采取措施防范刑訊逼供。規范監管場所,保障各類被限制人身自由人員的權利。
——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憲法法律依據不得作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完善對涉及公民人身權利的行政強制措施實行司法監督的制度。
——完善對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偵查手段的司法監督。加強對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的源頭預防,健全冤假錯案的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落實訊問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并逐步擴大其適用的案件范圍,試行重大案件全程同步錄音錄像隨案移送制度。
——完善偵查階段聽取律師意見的相關機制。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提出不構成犯罪、無逮捕必要、不適宜羈押、偵查活動有違法犯罪情形等書面意見以及相關證據材料的,檢察人員應當在審查逮捕意見書中說明是否采納律師意見的情況和理由。
——嚴格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制度。嚴格把握適用標準、適用期限,規范執行場所、執行方式,健全適用審批制度。
——強化對公安執法辦案活動的剛性約束。改革完善受立案制度、執法質量考評制度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執法辦案場所辦案區使用管理,深化公安執法信息化建設。
——加大力度查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
——嚴格把握死刑適用條件。強化死刑復核程序,進一步規范死刑復核監督程序。
——制定看守所法,提升被羈押人權利保障的立法層級,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健全刑事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發現不需要繼續羈押或患有嚴重疾病不適宜羈押的,應當釋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變更強制措施。
——加強刑事羈押期限監督。預防和清理久押不決案件,嚴格落實換押制度、超期羈押報告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
——嚴格落實監管場所的各項規章制度。完善被羈押人投訴處理機制,暢通被羈押人權利救濟渠道。加強監管場所檢察信息化建設,實現對監管場所的動態監督。
——規范強制醫療的執行、治療、管理和監督,保障被強制醫療人員的權利。
——落實禁毒法和戒毒條例。依法規范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決定、延長戒毒期限決定的作出。提升戒毒醫療、康復水平,保障戒毒人員合法權利。
(二)獲得公正審判的權利
尊重司法運行規律,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
——確保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完善對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明確司法機關內部各層級權限,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完善對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規范司法解釋和案例指導,統一法律適用標準。
——全面貫徹證據裁判原則。落實直接言詞原則,嚴格落實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
——貫徹疑罪從無原則,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進一步明確非法證據的范圍和排除程序。
——加強訴訟過程中律師的知情權、申請權、申訴權等各項權利的制度保障,落實相關法律賦予律師在訴訟中會見、閱卷、收集證據和發問、質證、辯論等方面的執業權利,保障律師依法行使辯護權、代理權。健全完善偵查、起訴、審判各環節重視律師辯護代理意見的工作機制,落實聽取律師意見制度。禁止對律師進行歧視性安檢,為律師依法履職提供便利。
——強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論辯護權、申請權、申訴權的制度保障,落實刑事訴訟法及相關配套法規制度關于法律援助的規定。
——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明確被告人自愿認罪、自愿接受處罰、積極退贓退賠案件的訴訟程序、處罰標準和處理方式。
——繼續推進量刑規范化,規范法官的量刑裁量權,完善量刑程序,促進量刑公開、公正。
——禁止讓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穿著具有監管機構標識的服裝出庭受審。
——健全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有序推進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
——制定刑事被害人救助法,建立統一、規范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三)宗教信仰自由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落實宗教信仰自由的憲法規定。
——修改宗教事務條例,依法規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保護廣大信教群眾合法權益。
——支持宗教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我管理能力。為宗教團體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鼓勵宗教界依法開展公益慈善活動。
——辦好宗教院校,加強宗教人才培養,提高宗教教職人員素質。
——遏制投資經營宗教活動場所行為,制止和糾正寺廟、道觀“被承包”現象。
——改進伊斯蘭教朝覲組織服務工作,保障穆斯林群眾順利完成朝覲功課。
——積極開展對外宗教交流活動。
(四)知情權和參與權
多渠道多領域拓寬公民知情權的范圍,擴展有序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和方式。
——進一步推進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公開,方便公眾獲取和監督。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據權力清單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
——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
——加強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建設,提高政務公開信息化、集中化水平。
——完善突發事件信息發布制度。
——推進警務、獄務、審判、檢務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執法司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建立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和公開查詢制度。
——提高立法公眾參與度。探索建立有關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專家學者等對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調整論證咨詢機制,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
——落實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拓寬選任渠道和范圍,明確參審案件職權。
——進一步完善特約檢察員機制,切實采取措施保障特約檢察員依法履行職責,參與檢察,謀議檢務。
——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選任和管理方式,充分保障人民監督員的各項權利,進一步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渠道。
——在司法調解、司法聽證、涉訴信訪等活動中保障人民群眾參與。
——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推進社會自治。
——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志愿服務組織,推進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支持慈善組織有序發展,完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及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制度。
——修改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加快制定或修改村委會組織法配套法規。推進居務、村務公開建設,促進居民、村民民主參與。
——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推進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保障職工的知情權,有效參與民主管理。
(五)表達權和監督權
擴展表達空間,豐富表達手段和渠道,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依法保障公民的表達自由和民主監督權利。
——依法保障公民互聯網言論自由。繼續完善為網民發表言論的服務,重視互聯網反映的社情民意。
——建立對各級國家機關違法行為投訴舉報登記制度。暢通舉報箱、電子信箱、熱線電話等監督渠道,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
——完善信訪工作制度,推進信訪法治化。健全訴訪分離工作機制和涉訴信訪終結機制。推進集控告、舉報、申訴、投訴、咨詢、查詢于一體的綜合性受理平臺建設,實行網上信訪,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保障公民合理、合法訴求依照法律規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
——修改行政復議法,保障公民和社會組織通過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機關依法行政進行監督的權利。加大對公務員違法違紀行為的監察力度。
——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監督作用,加強傳統媒體與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互動,重視運用和規范網絡監督。依法保障新聞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知情權、采訪權、發表權、批評權、監督權。
——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各級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需向本級人大報告。
——搭建政協協商平臺,豐富協商內容和形式。以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為內容,開展廣泛協商,完善民主監督的組織領導、權益保障、知情反饋、溝通協調機制。
——完善審計監督。健全有利于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的審計管理體制,建立具有審計職業特點的審計人員管理制度,基本形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審計監督機制。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國家人權行動計劃 (2016-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