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五十四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五十四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加速器分會副主任高杰: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
國際科學合作與大科學計劃意味著對代表人類最高科學目標的追求,意味著集世界一流的人才、理論設計與工程技術為一身。任何國家要想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就必須要通過以我為主的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的成功實施來通過這場“國際考試”,以證明和體現自身的真實能力與貢獻,因此它也是通往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經之路。
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通過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走到人類科學技術前沿,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這些國際科學合作與大科學計劃,都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經濟以及政治和軍事領域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大批重要成果,對我國未來的高水平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我國科學家根據國家“兩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也及時提出了在熱核聚變領域的CFETR(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在高能物理領域的大型環型對撞機CEPC-SP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和超級質子對撞機),在引力波方面的“天琴”計劃等,這些都將是具有重要應用與科學價值的國際合作與大科學計劃,意義十分重大。對上述項目,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高度重視,在廣泛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盡快進行論證,給予穩定支持,確保國家目標實現,同時著力提升我國在參與的國際大科學工程中的顯示度和參與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強:利用高鐵技術優勢 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高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截至2015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0%以上。高鐵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應成為我國主導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內容。
過去,發達國家“攤大餅”的城市發展模式導致大城市們患上了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破解這一困境,已成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臨的共同課題。我國的高鐵技術正是解決“大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可以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特點,研發城際專用高速列車系統,形成“區域高鐵”,將幾個乃至更多的中小城鎮組合起來形成具有現代大城市功能的集合體,由此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大城市發展模式;以“區域高鐵”為核心,形成服務于城鄉居民的,融物流、通勤、通學、商務等為一體的客貨運輸體系,形成“半小時圈”,將一些間隔百十公里的中小城鎮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充分利用高鐵優勢,探索出“區域高鐵”與“中小城鎮集合體”的城市化發展模式,必將對我國城市規劃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建議由我國牽頭發起,充分利用高鐵技術優勢和建設運行經驗,開展“創新城市發展模式”的國際科技合作,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開展攻關;以“區域高鐵”為手段,建設試點樣板城市,最終形成生態宜居的新型城市發展模式,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城鎮化進程,打開以我為主的國際科技合作新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克服浮躁心態 重視科學人才隊伍建設
我就參與一些大科學工程的切身體會和參加政協調研的感觸,談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一、 大科學裝置建設和科學隊伍建設的脫節問題。大科學裝置從立項到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工程實施期間,經費和人員都圍繞具體工程配置,而驅動其后的宏偉科學目標和未來使用大科學裝置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才隊伍建設往往被淡化。大科學裝置建設竣工之后,并沒有培養出使用大科學裝置立即開展科學研究的人才隊伍,使得利用大科學裝置產出重大科學成果的時間嚴重推遲,甚至貽誤了重大科學發現的機遇。
二、 大科學裝置建設與科學目標脫節的問題。目前“高大上”的大科學裝置建設方興未艾,但有些裝置片面追求設備在國際上獨尊的地位,而忽略了其用于科學研究的本來目的。我們要克服追求最大規模科研裝置的浮躁心態,把實現宏偉科學目標作為建設大科學裝置的唯一推動。
因此,建議:一是科學裝置的建設需以科學目標為驅動,不宜片面追求設備的龐大;二是人才隊伍建設需要與科研裝置建設同步進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科學 國際 計劃 國家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