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精準脫貧:既是投入牌,更是紅利產出牌
打贏脫貧攻堅戰也將創造大量消費紅利,對于現階段化解過剩產能和去庫存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約合人民幣12.4元)消費支出的2015世界貧困標準計算,相當于年人均消費支出為4526元,7000萬人脫貧按照消費支出底線計算每年產生3168億元消費支出,相當于2015年全國30萬億消費總額的1個百分點,而這還未考慮貧困人口脫貧之后的消費升級。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脫貧人口的消費多數是滿足基本需要的初級消費,都是剛需,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其收入的提高都將用于消費,這無疑是現階段化解過剩產能和去庫存的一大福音,對于那些處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生活必需品提供商而言也具有窗口期的機遇。
打贏脫貧攻堅戰還將減少社會矛盾,產生社會和諧紅利,這就為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推進創造穩定的宏觀環境。貧困是誘發違法犯罪活動的溫床,是影響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的主要因素。貧困的畸形化發展會激化階層矛盾,會造成社會對立和社會動蕩,嚴重時甚至會危害國家安全和統一。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所有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必要體現,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打贏脫貧攻堅戰所形成的社會穩定與和諧新局面,不僅節約了大量維穩費用,而且凝聚了各方面力量,有利于形成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整體合力。這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要舉措。
總之,在精準扶貧基礎上,7000萬人脫貧既產生了一支數量龐大的勞動力生力軍,也產生了一支諸多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的消費大軍。打贏扶貧攻堅戰釋放出來的人口紅利及經濟發展新空間不可估量。在這個意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是發展經濟的戰略目標,也是發展經濟的戰略手段,有著深邃的戰略遠見和深刻的經濟內涵。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主任、副教授)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十三五 精準脫貧 投入牌 產出牌 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