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民建會員建言中國基層醫療改革
(三)價格體系滯后與藥品亂象
現有中國的醫療領域,無論是醫療服務項目,還是藥品與耗材,價格必須由政府制定。具體而言,醫療服務項目由各省發改委物價局和衛生行政部門商定,而藥品價格則需經過2層行政定價,即國家發改委物價司確定藥品最高零售限價,而省藥品集中招標辦確定中標藥品以及中標價,公立醫療機構和民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都必須執行中標價。計劃經濟無疑對穩定醫療價格體系與社會福利貢獻巨大,但落后的計劃經濟指導現代醫療價格體系必然導致“新形式的剝削”!在全國絕大多數地方,依然實施的價格基本上都是在1999~2000年制定的!日新月異的醫學領域,依賴如此過時的政府價格指導政策。面對如此事實,中國強勢的政府機關多年流逝卻依舊無所作為。
在基層醫療機構需要“自負盈虧”的大背景下,荒唐行政定價要求在物價高漲的今日,執行各種基礎高技術與高含金量的醫療項目,包括掛號費、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較絕大部分服務行業均呈低廉價走勢。令我們寒心的現實比比皆是,舉一例:一級護理的收費標準,2000年各地的定價標準一般是1天7元;不少地方經過調整,護理費變為1天12元。無論是7元還是12元,還都遠遠低于“足浴的時價”。基層醫院患者人群較小,以開展基礎診療項目為主,何以能通過這樣低廉的服務價格體系自負盈虧。于是,亂象衍生,常見的就是“以處方養醫”、“以檢查養醫”、“以耗材養醫”!這是“過度醫療”的根本原因!不能否認,無論何種社會體制,經濟運行規律具有一同性。不予足夠的財政支持,卻需面對無底洞式的支出和付出,必然要“另辟蹊徑”滿足經費來源。政府將自身的行政失位后果轉移至醫療機構,何其荒謬卻還言之鑿鑿“公益性”。
行政定價的另一個后果,就是價格虛高。患者不常見、且定價者也不知曉的新項目、新檢查、新藥品等,僅單個價格就足以令普通基層家庭“因病致貧”。政府機關既不承認自身專業性不足,其計劃趕不上變化,價格永遠定不準也不在其可行政干預的環節。其1,未見建立基層的基本藥物制度;其2,未見深入反思現有基本醫療保險藥物目錄;其3、不主導生產、流通基本藥物;其4、缺失罕見病醫療救助保障體制。基本藥物應定性為最為廣泛使用和廉價有效的藥物,卻在現實中或因利益蒙蔽、或因監管缺失、或因不懂專業,造成基本藥物價格高昂,或無藥品企業生產,或充斥著療效不確定的中成藥以及不該屬于基本藥物范疇的高端藥物。基本藥物是基層醫療機構的藥物應用指南,也是民眾享有事宜醫療保健制度的基礎,卻在現實中如此扭曲。
(四)基層衛生人才貧乏
中國經濟困難時期,尤其在解放初期,為了快速建立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廣泛覆蓋農村衛生保健,曾采取極具效率的“赤腳醫生”體制。無疑,這種“快速培訓班”式的基層醫療人員對國家的衛生保障體系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時至今日,隨著醫學技術快速發展,中國國家經濟實力高速進步,醫學院校教育體系的成熟,此舉已不再符合時宜與規范。民眾對衛生醫療需求的不斷提高已無法通過未經系統化悉心培訓的一般性醫務人員來滿足。現今我國仍然采取城鄉醫療執業要求區別對待的政策。深思此舉的背后,其1,忽視基層就醫人員的合理權益,歧視基層就醫者無需事宜性培養的醫療人才需要,連最基礎的醫學培養(全球主流5年制醫學本科學位)資格都不具備,更漠視他們在基層獲得高水平醫學人才服務的權利;其2,默許缺乏規范化培訓的醫療人才在基層衛生機構執業,官方允許基層衛生人才服務能力水平,根本上蔑視基層衛生體系的構建。
在基層衛生體系構建不被重視的前提下,毫無疑問,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募集組織自然落后。基層醫護人員的薪酬如此微薄,與社會經濟發展嚴重脫節,挽救生命與保衛健康的專業人才收獲比體力勞動者更低的回報,妄想與體面的白領或公務員等行業同質。許多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生寧可在無法獲得城市衛生機構錄取后選擇轉行,現有醫學人才流失居于世界前列!他們更無法考慮前往基層執業,因為到基層工作無法預期職業前景和發展空間。沒有職業尊嚴,卑微的醫療專業人才還得面對民眾的不信任,辱罵、毆打、傷殘已不罕見,因熱心行醫治病救人而被報復殺害已日漸苗頭!政府、法律和公安此時全體旁觀和無所作為,高尚的醫務人員面對暴力得不到理應尊嚴與公平,卻每每被“醫德醫風”的貞潔牌坊綁架!即使在北京,基層衛生機構尚缺乏高水平人才,何況其他廣大的中國基層?
此外,除了薪酬、衛生機構硬件外,僵硬與充滿不公且遺留計劃經濟體制的人才環境也是基層“人才饑渴”的關鍵因素。濃烈的行政化色彩籠罩在基層醫院人事安排,權利尋租空間直接扼制人才活性,也必然制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良性發展。中國基層衛生機構中不乏職稱和學歷不相稱的人員占據高職稱技術崗位;由于績效考核標準尚未建立,人員無工作積極性,以“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心態提供醫療服務。長期以來中國衛生人才的職稱審定制度飽受詬病,不以臨床工作量及業務能力為評定核心內容,而評比個人學術論文、著作或專業協會兼職等非“附加值”,加之機構編制受限與缺乏透明度,構成籠罩人員晉升的“沉重天花板”。
許多問題如此沉重且并非一朝一夕解決。然而,卻有原因顯而易見,迫在眉睫予以處理,為基層醫改筑基。國家層面已具決心進行基層醫療改革,諸多問題業已清晰,宜縱觀全局按照輕重緩急和先易后難的原則,加速中國基層醫療改革,在此建議如下: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建 基層 醫療 機構 醫療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