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到底掛了多少瓶水?到底毀掉多少張臉?
這新聞提醒愛美人士和管理部門關注此事,有必要;可引用的數據也要經得起推敲。如果人們不是很健忘的話,或舉手之勞上網查查,咦!怎么各家媒體在2012年二三月就報道說:“據統計,我國因整容整形毀容毀形的投訴平均每年近兩萬起,10年間已有近20萬張臉被毀。”時隔3年多了,報道引用數據幾乎一字不差。
一種“經典數據”多年不變,遇到類似的事就拿出來引用、掛鉤和發揮,可用這種數據說事情和說道理,能站得住腳嗎?現在,留學的孩子們都相互告誡,做畢業論文時千萬不要援引國內的數據,弄不好就栽了,有些數據實在太水、太假和太舊。就拿這已用了3年的“10年間已有近20萬張臉被毀”來說,本來就是某協會的“毛估估”,卻似乎成“金數據”。毀臉的標準是什么和誰來鑒定?通過什么渠道收集數據和如何統計?有無第三方或權威部門的監督和核實?等等,都應是很嚴謹和很科學的事,要由醫療管理部門和醫生來做。我們再不能有人以“30留京同學中8人患癌”就推出“北京癌癥發病率達到25%”;因我國包括動物使用在內輸液制劑年均銷售逾百億瓶,有媒體就算出“13億中國人年人均輸液8瓶”;這些結論乍看起來搶眼驚人,卻經不住仔細推敲。
老實說,人們對這類數據早已充滿疑問,危害也不言而喻。拿不實的健康數據來說,就會導致人們對預防疾病的麻木和對所有健康量化指標的失望。當下,我們數據的收集、公布和援引都要建章立制。數據真實方有公信。正確使用數據,媒體也責無旁貸,不能人云亦云,要增強質疑意識,以負責精神,追問相關數據的準確性時效性。 (江蘇 顧德寧)
編輯:水靈
關鍵詞:數據 掛水 臉 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