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為打造全球領先創新高地匯聚力量”
——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與委員共話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7日電 (本報記者 包松婭)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核心支撐,必須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舉全國之力推動建設。”1月5日下午,北京市政協科技界委員史新興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部分界別聯組會上表示。
當日,來自民革、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臺盟、無黨派、科技和教育等部分界別委員,在聯組會上圍繞“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全球領先創新高地”協商議政。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參加聯組會,聽取政協委員意見建議,共話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不少委員認為,從一些指標上來看,北京已經具有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特征。比如2020年R&D經費內部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6.44%,居全球城市前列,基礎研究投入占比全國最高。“但要進一步增強全球性話語權與引領力,還需加快國際性要素集聚,聚焦原始創新,加大吸引符合北京功能定位的國際高端創新機構、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等在京落戶,以國家實驗室體系和大科學裝置創新平臺為引領,謀求主導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李昕委員提出,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一定要突出“國際”二字。
作為多年從事科技成果轉化中試服務科技工作者,程靜委員在調研中發現,科技成果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可達80%,未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只有30%。“要建設科技成果技術中試小試實驗環境,對科技成果進行中試熟化處理和工業化驗證,形成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創新生態鏈。”程靜說。
同樣關注成果轉化問題的佘京學委員從創新聯合體的角度呼吁,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
“高質量發展必須把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作為各類經濟政策的重要出發點。”王汝芳委員提到,創新要素聚集的中關村正是培育和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沃土,建議中關村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集群,進一步將創新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鏈、價值鏈發展優勢,為我國在全球創新和產業鏈分工中占據關鍵位置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科技創新離不開高水平科技人才。作為海外歸國人才的一分子,丁洪委員建議,“要發揮國際合作優勢,在北京打造一批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豐富海外人才引進渠道多元化,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
在北京市政協黨組書記魏小東主持下,11位委員從不同角度暢談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也在每一條意見建議中展現了政協委員對北京打造全球領先創新高地的祈愿與信心。
蔡奇認真記錄,一一回應,稱贊大家發言內容翔實、反映情況具體、意見建議中肯,聽了很受啟發,要求各相關部門把意見建議帶回去認真研究吸納。蔡奇還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對市政協全體委員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一年來,各界委員為首都發展獻計出力,貢獻了聰明才智,希望今后繼續積極建言獻策、匯聚智慧力量。
編輯:李京
關鍵詞:創新 委員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