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2022中國貨幣政策,這三個細節值得關注!

2022年01月04日 10:46  |  作者:崔呂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作為中國貨幣政策落地的重要“參照系”,每一年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都備受業界關注。我們發現,2022年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至少“瞄準”了三件事——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系統繼續向實體經濟讓利,這可以被解讀為明確立場穩預期;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加強綠色金融工作的整體協調、有序推進,這可以被解讀為明確方法穩節奏;加強金融科技應用與管理,這可以被解讀為明確規矩穩發展。

而在我們提煉出的這三個明確三個穩背后,還有哪些細節需要引起注意?

重點領域、薄弱環節貸款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工作會議提出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如何來實現?“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又該如何體現?

“我們以前的基準利率是央行官定的,公布多少是多少。后來實行了貸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采用貸款基礎利率(LPR)的方式。現在看,企業的貸款平均利率已降到5%以下,是有統計以來的最低點。”談及這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這樣表示。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徐葵君看來,2021年12月20日,LPR報價利率19個月來首次下調,且呈現1年期降、5年期不變的態勢,這可以被視為市場對貨幣政策“以穩為主”政策的響應,反映了各報價銀行自身的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可以被視為銀行主動讓利給實體經濟,有助于2022年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貸款成本進一步下降,或拉動整體貸款利率下行。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此背景下,需要金融政策為實體經濟提供相應支持,穩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企業活力以促進經濟增長。”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總體而言,金融系統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向實體經濟讓利,一是降低利率,二是貨幣政策提供資金,三是銀行減少收費。2020年,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其中LPR改革引導貸款利率下降讓利5900億元,占比近四成。

高耗能行業中的優質企業,仍需金融機構持續支持!

工作會議提出,“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加強綠色金融工作的整體協調、有序推進”。我們應如何理解這一工作節奏?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企業國際化與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吳培冠強調,金融機構不應該搞“一刀切”,應對企業進行精準評估。“哪怕大類上是屬于高能耗行業的,這里也有優質企業,同樣需要金融機構繼續支持。銀行應繼續利用科技手段優化管理,挖掘潛力、降低經營成本,減輕企業融資壓力。”吳培冠表示。

徐葵君則認為,要在綠色金融量質雙升中,處理好減排和發展的關系。

“我們應正確認識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既要支持綠色產業,又要支持高碳產業的減排項目和技術,確保融資充分性和均衡性。為此我建議:一是要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一方面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專項再貸款,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流向綠色領域,降低信貸成本,另一方面提升傳統綠色信貸、債券服務質效,開拓環境權益抵押融資、能效信貸等新型綠色信貸及碳中和債券、轉型債券等新型綠色債券,創新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租賃等綜合化服務體系,積極參與碳市場建設,提供碳開戶、登記、結算、碳衍生品等碳金融產品;二是要推動綠色產業和高碳產業共同轉型,在引導社會資金向重點綠色產業聚集的同時,也要支持高碳行業有序過渡,聚焦企業低碳轉型項目,如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的低碳能源系統,煤炭完全利用的碳中和技術、熱儲能系統等,為企業提供自主研發、技術改造等方面的資金支持。”徐葵君表示。

賀強表示,對于碳達峰、碳中和,我們應該有個正確的理解,防止有些人冒用“雙碳”名義,干“跑偏”之實。同時,我們需要發展綠色金融,但綠色金融同樣需要宏觀上的總體把握,需要有步驟、有計劃地推動,有關部門有必要出臺綠色金融發展規劃,這樣大家才能有計劃地實施。

能做的很多,風險也不少,金融科技,應用、管理要兼顧!

工作會議提出,加強金融科技應用與管理。

在郭田勇看來,未來,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將有助于支持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一方面,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創新金融產品,全面推進普惠性“三農”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利用數據平臺,為廣大農村、農民提供支付結算、資金管理等服務,構建數字鄉村服務平臺,滿足廣大農村需求。

在民建北京市委會委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劉勇看來,近些年,金融科技在顯著提升金融業務運營效率的同時,也給金融體系引入了新的風險因素:一是互聯網科技平臺的市場壟斷風險;二是數據“孤島”引發數據共享不足;三是數據濫用導致隱私泄露問題;四是無牌照或超范圍從事金融業務引發的系統性風險。

“面對金融科技這一系列突出問題,我國金融科技監管體系也在持續優化。”劉勇表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探索建立金融科技監管框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審查規則。2021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將“推動金融領域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建設,強化金融科技創新活動的審慎監管”作為重要工作任務。

“去年以來,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數據監管政策,包括《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通知》、央行金融數據反壟斷治理、‘斷直連’文件、《征信業務管理辦法》等,以及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可見,金融科技風險防范已經成為促進我國金融科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對進一步健全金融科技治理體系,推動金融科技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劉勇表示。

賀強提出,確實有必要對其加強管理,規范發展。歷史上金融的發展都是當時高科技不斷向金融領域滲透的結果,現在的金融科技發展,已呈現出了這種趨勢,但要防止跑偏:“我們關注到,近期資本市場量化交易盛行,而量化交易可能也屬于金融科技的范疇,但在中國的股市里廣泛推行量化交易,這是存在問題的,會造成量化交易的機構和散戶之間的不公平。”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1月04日   第 06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貨幣政策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