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乘客說價格偏高不實惠,司機說平臺抽頭不透明
網約車為啥越來越貴?“終于可以和大家面對面進行交流了,這一天我們一直盼著。”3月25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布會伊始,新聞發言人孫文劍和記者朋友們熱情地打著招呼。
發布會上,網約車平臺公司成為一開場就備受矚目的關鍵詞。
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全國共有222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29.1萬本、車輛運輸證122.9萬本。
同時,乘客對網約車的評價是“越來越不實惠”,有些兼職轉為全職的司機表示非常不自由,平臺與司機之間的分賬也出現了不透明的情況。
這個年輕卻肩負滿足需求側重任的行業,是否也要回顧一下初心?
從兼職到全職
羅治保,廣東惠州人,全職網約車司機。
“我原來做兼職,做了三四年,發現這個行業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比如平臺規定我們早中晚高峰要強制性出車,這樣才能有出行分。為了拿到好單子,我們變成了‘打卡’上班模式。”羅治保這樣說。
被大數據“套路”后變成全職開網約車,讓很多司機師傅感到拘束。而從一開始就打算做全職網約車司機的師傅,又遇到了哪些問題?
做生意失敗,張辰選擇全職開網約車養家糊口。
“開始感覺還好,后來越跑越累。平臺警告我們,如果同時接別的平臺單子,就會被扣分。個別平臺還會給我們的車上安裝監控,防止我們接別人家的單子。我最多一次一天開了14個小時,流水只有300多塊錢,幸虧我開的是電車,不然連油錢都不夠。”張辰這樣說。
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畢業的劉雨利加入網約車司機行列。
“我可以回答為什么兼職網約車司機,跑著跑著就變成全職的了。這是因為網約車平臺有服務分和出行分的分數計算體系,如果你不在高峰期接單,分數就提不上去。分數低,平臺就會讓我們空跑,跑一段時間才會來單子,然后分數漸漸漲上去,就這樣,我不知不覺就變成全職司機了。”劉雨利表述清晰:“我們吃飯、停車、上廁所都成了問題,這個群體的壓力越來越大。”
干得多、掙得多?
那么,平臺抽取傭金是否有相應的透明規則?
在這個問題上,司機們反映,他們直觀了解到的是,抽取傭金比例已經達到30%左右了。
但這種靠自己倒推的計算方法并不科學,因為平臺從未公開過這一分成比例。
在很多人印象里,拼車是個多贏的好活兒,但司機們反映,一段旅程,如果全程只拉1位乘客,則這位乘客需要花40元,如果拼3個人,則每位乘客只需要花20元,這趟行程可以賺到60元,但司機仍然只能拿到和載1位乘客相同的運費。
同時,平臺訂單雖然增多,但司機每公里運營定價反而比以前低了。
“以前每公里單價是2.5元,現在是2元。我們的收入是提高了,但提高收入是靠訂單增加。現在看,付出和收入有點不成正比。”羅治保表示。
司機更累,是否意味著服務飽和度已經很高了?
據行業內部人士測算,至少還有30%的需求,因為各種原因未被滿足。而供給側同樣被限制住了,最大的原因是集中化派單,也就是數據、模型說了算。
“雙合規”下的焦慮
業界人士反映,網約車市場受資本影響很大,前期燒錢,當市場份額足夠大時,即通過改變算法和抽成比例,快速變現。對消費者而言,他們先是享受補貼、對這一出行方式產生依賴和黏性,后期就要承受資本變現帶來的壓力。
而對于網約車司機而言,他們要考慮的問題恐怕更多。
比如,他們究竟算靈活用工還是算全職司機?如果是全職司機,網約車平臺是否應該為他們繳納五險一金?現實是,目前就連與司機日常出車關系最為密切的工傷保險,網約車平臺都沒給司機上。
再比如,如果他們用私家車接單,是否可以躲過國家現行政策對出租車行駛總里程數、報廢年限的要求,帶來新的不公平?
還有,即便行業內有“鯰魚”入場,頭部企業卻依然龐大,這些平臺變相“二選一”“多選一”,導致網約車司機失去了在單位時間內提高工作效率的機會。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擴大服務業有效供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以及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和部署。
服務業、數字化,結合起來集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反映出來的場景,網約車算得上排名靠前。這個產業在監管、平臺、司機、乘客等各種角色的合力下也在不斷壯大興盛,上演著供給側和需求側不斷平衡、打破、再平衡的動態關系。
在答記者問時,孫文劍說,在2月訂單量超過100萬單的網約車平臺公司中,排名第一的平臺雙合規率已達到82.1%,而排名最末的平臺雙合規率僅有15.2%。
所謂雙合規,是指獲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駕駛員,以及獲得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
結合兩會精神和“雙合規”政策,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談了對網約車行業的一些看法。
“第一,我感覺大家很焦慮。第二,包括從業者在內,大家都希望國家對網約車行業的監管不再僅僅是‘審慎包容’,而是完善監管。合規經營,底線是安全,核心是乘客、司機與平臺三方共贏,只有這樣,才能讓乘客真正得到實惠,讓司機能夠養家糊口,讓平臺獲得合理的利潤,這個行業才能走得遠、走得久。”聽了司機和乘客的發言,王先進這樣說。
在王先進看來,只有充分競爭,大家才能獲得平均利潤:“這就像你到街上買鹽、油、米一樣,你不會覺得這里存在什么高額利潤。網約車也是一樣,屬于準公共服務供給,如果把平臺作為獲取高額利潤的商業模式,這個定位肯定是不對的,因為國家允許你投放網約車加入公共交通行業,占用稀缺的道路資源,而且要對公眾負有安全責任,那么你的服務價格就應受到限制,不能獲取高額利潤。”
王先進認為,因為定位不準,導致乘客、司機、平臺三者利益未達到合理均衡,平臺希望獲取高額利潤,抽傭高達20%-30%,導致乘客感覺不實惠,司機感覺不公平、不合理,這是政府下一步要著重監管的。
“通過完全競爭來實現利益均衡,不僅是為了讓乘客坐網約車時價格實惠,也要讓網約車司機通過租賃車輛所得到的利益能夠養家糊口,國外出租車價格不低,但絕大多數利潤落在了司機身上。”在王先進看來,平臺的合理利潤來自企業文化定位,要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來降低內部成本,同時提供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通過打造品牌來吸引更多資金和乘客薄利多收。除此之外,無路可走。
王先進認為,網約車行業下一步主要工作要聚焦平臺,國家要完善相關法律,既要堅持鼓勵網約車的發展,更要加大力度規范網約車的行為,審慎包容加進一步規范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乘客、司機、平臺手挽手、往前走。
經濟理性與社會責任
“在國家整體就業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靈活用工和靈活就業再一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到。網約車行業的靈活就業并非單點問題,它和很多話題裹挾在了一起。”在聆聽網約車司機、乘客代表發言時,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不時插話。她認為,從當年補貼力度相當大、打網約車相當便宜,到今天供需雙方對這一模式均有“吐槽”的情況看,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共同引導,使之規范。
產品定位問題“首當其沖”。在許玲看來,網約車是公共服務類產品,關系百姓出行,平均利潤如何定,很考驗科學性。奢侈品之所以不限價,因為他不是公共產品,而公共產品的監管到什么程度,也考驗政府智慧。
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個核心話題。“企業越大,肩負的社會責任就應該越大,現在的情況卻是,企業在經濟理性的角度上做到了極致,但忘了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感要融進企業的發展基因里,在企業小的時候就應該有這種定位。”許玲這樣說。
此外,政府監管要快點跟上。在許玲看來,雖然數字經濟行業最典型的特征是贏者通吃,但這不符合現階段“六穩”“六保”的政策導向。特別是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問題,大家都要想著這件事。“既然在平臺經濟上實現了全職就業,就不再是靈活就業范疇,這種情況下五險一金該如何繳納,必須提上議事日程。”許玲這樣說。
“國家還是重視網約車司機和乘客訴求的,但現在給我們的感覺是很多事都由平臺說了算,所以還是希望監管能介入,讓很多東西更透明。”司機徐師傅這樣說。
“法律法規都在持續完善過程中,大家要相信政府,發現問題會盡快解決的,解決問題的路徑也會越來越清晰。”王先進最后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網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