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從高速度工業化向高質量工業化轉變
從高速度工業化向高質量工業化轉變(人民觀察)
黨的十九大作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高質量工業化,是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我國到2020年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到2030年前后將全面實現工業化
縱觀世界近現代經濟發展史,工業化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從表面上看,工業化是產業結構從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演進的過程。但實質上,工業化是國民經濟中一系列重要生產要素的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進而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因此,雖然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早已是服務業主導,但仍被稱為工業化國家;當今世界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又被稱為新一輪工業革命。
工業化與現代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現代化是人類社會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歷史過程,它的重要動力是經濟增長和結構變革,也就是工業化。換言之,現代化是由工業化驅動的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工業化也可看作經濟現代化。那么,從時間進程看,工業化應先于或至少與現代化同步實現。這啟示我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積極推進工業化,完善現代化的動力機制。
黨的十八大在闡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時,把“工業化基本實現”作為一條重要標準。黨的十九大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這就意味著,工業化基本實現是今后3年的一項關鍵任務。
那么,當前我國工業化處于什么階段?到2020年能否基本實現工業化?按照工業化理論,可以把工業化進程劃分為前工業化、工業化初期、工業化中期、工業化后期和后工業化階段。從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包括人均GDP、三次產業產值比例、制造業增加值占總商品增加值比例、人口城市化率、第一產業就業占總體就業比重5個指標)看,2015年,我國總體上進入工業化后期。側重于對工業化進行質量方面的考量,鑒于近年來我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產業結構逐步升級,高精尖制造業等復雜性生產能力不斷取得突破,工業化呈現出與信息化融合等新型工業化特征,同樣可以得出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后期的結論。進一步推算,即使考慮到經濟增速可能下降的因素,到2020年我國也將基本實現工業化。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用短短幾十年時間將工業化從初期推進到后期,躍居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是人類工業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
隨著2020年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工業化進程將進一步深化,從基本實現工業化向全面實現工業化推進。我們測算,2030年以后,我國的人均GDP、三次產業結構、制造業占比、人口城鎮化率、非農就業占比等指標都會處于后工業化階段;從省級區域看,絕大多數省份都會步入后工業化階段。按照“中國制造2025”規劃,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將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基于這幾方面分析,可以判斷中國將在2030年前后全面實現工業化。
黨的十九大確定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安排。2030年前后全面實現工業化,就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是近代以來多少仁人志士想實現而沒有實現的夢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這個夢想即將實現。
重視我國工業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在認識到我國工業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相對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要求,我國工業化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一是區域發展不平衡,一些區域工業化發展不充分。我國工業化水平總體上呈現東部、中部、西部逐步降低的梯度差距。2015年,上海、北京、天津已經步入后工業化階段,其他大部分東部省份處于工業化后期,而大部分中西部省份基本還處于工業化中期。二是產業結構不平衡,創新能力和高端產業發展不充分。一方面,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的低水平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產業發展不夠,關鍵裝備、核心零部件和基礎軟件等依賴進口和外資企業的現象較為嚴重。三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不平衡,高質量實體經濟供給不充分。近幾年,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有所降低,經濟呈現一定“脫實向虛”傾向。實體經濟整體供給質量亟待提升,高品質、個性化、高復雜性、高附加值的產品供給不足,無法有效滿足城鎮化主導的消費轉型升級,造成實體經濟供需失衡,這又進一步加劇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四是工業化速度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平衡,綠色經濟發展不充分。雖然我國一直倡導走環境友好型新型工業化道路,但客觀上資源環境還是難以承受如此快速的大國工業化進程,必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在綠色經濟發展方面,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產業規模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開啟高質量工業化進程
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只有著眼于解決工業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加快實現從高速度工業化向高質量工業化轉變,才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實現工業化動力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我國步入工業化后期,產業結構面臨從資本密集型主導向技術密集型主導轉變的客觀需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各國也在競爭高端產業主導權。無論是自身現代化進程還是國際經濟環境都要求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健全工業化的創新驅動機制,實現工業化動力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促進產業高端化,進而形成創新驅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圍繞提升實體經濟供給質量推進工業化進程。快速工業化推動我國成為實體經濟大國,但還不是實體經濟強國,在產品、企業和產業等各個層面,我國實體經濟供給質量都有待提高。因此,從高速度工業化向高質量工業化轉變,必須把著力點放在提高實體經濟供給質量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推進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高質量的工業化必然是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提升、與城鎮化協調發展的新型工業化。當務之急是通過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工業化對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力度;處理好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關系,讓城鎮化進程充分發揮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引導作用。
以綠色制造業為先導推進可持續工業化。綠色制造將綠色設計、綠色技術和工藝、綠色生產、綠色管理、綠色供應鏈、綠色就業貫穿于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實現環境影響最小、資源能源利用率最高,既能獲得經濟效益,又能獲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綠色制造對于綠色經濟和可持續工業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是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支撐部門。因此,要通過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壯大綠色企業、強化綠色監管等措施,構建現代綠色制造體系,推進可持續工業化。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高工業化進程的包容性。協調各區域生產要素配置,是提高工業化進程包容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區域經濟布局的基本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這無疑將進一步提高工業化進程的包容性。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區域戰略有效推進,資源要素在各區域配置更為合理,區域要素供給質量不斷提升,工業化進程的包容性將不斷增強。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工業化 經濟 綠色 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