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立足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命門”
中國真的造不出自己的大飛機嗎?說起來,這曾經是中國航空人的痛點。
眾所周知,大型客機是航空制造的“高端產品”,因其技術集成要求高、生產工藝十分復雜等因素,歷來是檢驗一個國家制造業綜合實力和水平的“試金石”。但縱觀世界大飛機產業,它既是高度戰略化的產業,還是高度壟斷化的產業,多年以來一直被美國波音公司和歐洲空客公司所壟斷。
當今世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最有力支撐,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而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正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在互聯網、汽車、飛機、機器人等很多領域,都存在著這個“命門”隱患。
其實遠在1970年,中國航空人就啟動了大飛機項目。但屢屢合作失敗的結果,使中國不僅僅丟失了國內飛機市場,而且幾乎喪失了獨立制造大飛機的能力,很多航空技術人才流失。
這段追逐核心技術“命門”的旅程,讓中國人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
而要突破核心技術,就必須要有堅定的創新自信,“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必須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用自己的技術解決我們自己的需求和問題,才是中國特色的自主可控。
2006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大型飛機項目列為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并組建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全權組織大飛機的研制、開發和商業化運作。中國航空人不辱使命,歷時10年,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大型客機C919。這充分說明,我們已經具備了核心技術突破的條件和能力。
近年來,中國高科技領域還取得了更多令人自豪的成績,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裝備、北斗衛星導航等領域都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我們應該呵護并堅守這份創新的稟賦和信心。
當然,自主創新并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應該在協同中創造,開放中創新。突破核心技術,還要有明確的創新標靶和重心,要瞄準核心技術突破的創新焦點,定好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力爭核心技術的前沿存在和前沿突破,力保國家需求的滿足和國家利益的維護,力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
突破核心技術,還要有良好的創新環境。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如何念好人才經,也是核心技術突破的關鍵。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平臺創新、模式創新等,營造開放包容、靈活有效的創新環境,為創新人才的會聚、創新活動的澎湃、創新成果的涌現提供土壤和舞臺。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核心技術 飛機 自主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