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全國政協委員解讀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
全國政協委員張連起: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從2016年前三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和我做的36家公司的企業財報分析來看,目前的經濟形勢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地區、行業、產業、企業分化,確實成為當下經濟形勢的主色調。換句話說,這是轉型升級動能轉換期間重要的分野。”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張連起在分析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時這樣表示。
張連起強調,既要看到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的積極變化,也要看到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只有5.6%的現實情況;既要看到營改增效應初步顯現,又要看到產能過剩和高成本的壓力源沒有實質轉變;既看到PPI由負轉正,庫存周轉率達到了階段性高點,又要看到市場需求偏弱、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增加,包括壞賬風險、信用風險增加等因素。總之,從整體形勢來看,基礎不鞏固,下行未減壓,內生動力仍然不足。
對此,張連起認為,應注重適度擴大總需求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結合,防風險與穩增長的有效結合,慣性下滑與防御性宏觀政策的有效結合。從具體情況分析來看,他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應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措施。“目前改革藍圖已經基本繪就,但進展相對緩慢。要通過評估、督導、巡視等手段層層傳導壓力,在標志性的國有企業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民間投資準入等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這樣才能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避免形成中央熱地方冷、外部熱內部冷、文件熱行動冷的負面預期。”張連起表示。
而民間投資持續走弱也已經引起多方關注。“我們需要對接需求壓力,提升民間信心,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張連起認為,一方面我國居民有龐大的儲蓄,另外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有旺盛的需求,一旦讓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領域的消費需求向民間資本開放,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就會強勁起來。因此,當前最關鍵的是要發揮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投資,讓PPP在這些領域起到示范推廣作用;同時,產業引導基金要有效發力,讓民間資本在平等合作中有預期、有事權、有發展的尊嚴;推動消費升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張連起建議應加快推進個人所得稅比例與綜合相結合的改革,適當增加稅前抵扣事項,使老百姓能感到減稅的效果。
“而在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同時,也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防止經濟緊縮。”張連起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不是房地產市場的風險,而是經濟增長慣性下滑的風險。一個直接證據是直線上升的邊際資本產生系數,就是生產一個單位的GDP所能帶來的資本投入量,從2007年的3.5%上升到2015年的5.9%,這意味著新的增長投入難以帶來新的增長。因此在經濟穩增長的背景下,不能讓杠桿率降得過快過猛。
最后,張連起還表示,應大力營造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生態,讓有改革精神、改革能力、改革意愿的人不瞻前顧后,不患得患失,上端要一竿子插到底,下端打通最后一公里。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委員 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 經濟發展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