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改善薄弱校辦學條件:近22萬所學校納入實施范圍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線
近些年來,國家實施了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項目,改善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但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地區、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辦學成本較高,教學條件較差,寄宿制學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設施不足,村小和教學點運轉比較困難,教師隊伍不夠穩定,輟學率相對較高,仍然是我國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需要國家以及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線、推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后勁、縮小城鄉和區域差距、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關乎國家長遠發展,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和諧穩定、促進共同繁榮。”一位專家指出。
于是,2013年12月,國家啟動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以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為主,兼顧東部部分困難地區;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兼顧其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地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等貧困地區。目前,除京津滬外,28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納入實施范圍。
“全面改薄”工作設置6項重點任務,包括:保障基本教學條件。實現學校選址安全、校舍符合抗震消防和采光通風要求,配齊必要的教學儀器設備、課桌椅、圖書,有符合規定的學生鍛煉空間和體育設施。改善學校生活設施。實現寄宿生每人一個床位,食堂、廁所能夠滿足學生需要,有必要的淋浴、飲水、取暖和安全設施。辦好必要的教學點。實現設施配備齊全,滿足教學和生活基本需求,教學質量和教育經費得到有效保障。解決縣鎮學校“大班額”。實現學校布局科學合理,超“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大班額”現象逐步消除。推進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實現農村學校寬帶網絡、數字教育資源、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穩步推進,師生共享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在教育教學中深入應用。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實現鄉村教師資源配置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能力穩步提高,縣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生活條件有效改善,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
每一項重點任務,都直指當前貧困地區教育薄弱問題,工作的實施,讓廣大貧困地區的師生看到了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能力的新希望。
編輯:楊嵐
關鍵詞:學校 實施 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