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吳元豐:找到破解瀕危滿語的密鑰

2016年08月23日 10:07 | 作者:京梅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3. 多少樓臺煙雨中——滿文滿語那些事

談到館藏檔案,吳元豐說:“清,是中國留下檔案最多的朝代。明朝檔案3000多件,唐朝才幾百件,而清朝光是滿文檔案就有200多萬件。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里,滿文的文獻量也是最大的,它記載著一個王朝,而這個王朝奠定了中華民族現在的版圖,很多行政區劃的沿革,與鄰國邊界的劃分,都是用這種文字記載的。而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也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整理,就是給每份檔案一個編號——一個身份證。”

實際上,在漫長的人類文字歷史上,滿文,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生命,它誕生于1599年——明朝萬歷年間,努爾哈赤麾下的二位儒臣噶蓋、額爾德尼以回鶻式蒙古字母拼寫女真語制成滿文,稱老滿文或無圈點滿文,以其記載的后金歷史檔案稱“滿文老檔”。 到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指令滿族文字學家達海對老滿文進行改進,達海遂在老滿文字母的左右酌增圈點,以區別原來不能區分的音節字母,史稱有圈點滿文或新滿文。滿族入關后,定滿文為國文,滿語叫國語,與漢文并行,作為國家的官方語言文字。

然而,吳元豐告訴我,滿文滿語的危機早在“康乾盛世”時就已經發生了。“實際上從滿族入關,這種語言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畢竟滿族人口太少,他不可能不與中原這個擁有幾千年積淀的漢文化發生融合,并且被其同化。所以無論朝廷怎么強調,到乾隆時期,已經有包括沈陽、北京,以及南方的一些滿族人不會說滿語了。1949年的調查顯示,僅剩北京為數不多的滿族或蒙古族讀書人,以及東北黑龍江富裕縣的三家子、黑河的五家子的一些老人還會講滿語。”

1979年,剛剛工作不久的吳元豐,曾經跟隨滿學大家金啟宗先生走訪過三家子,那是他第一次跟真正的滿族人交談,當時感覺跟那里70多歲的老人聊得比較順暢。2009年,他再次到訪三家子時,當年的老人幾乎均已過世,當地滿語情況比起1979年時落差特別大,甚至很多語序都發生了明顯的漢化。

2006年,吳元豐走訪黑河五家子。當地干部據說跑遍全村找來兩個70多歲能說滿語的老人,吳老師進去時兩個老太太正坐在屋子里的沙發上用滿語說話:“讓咱們說話,咱們倆說的這種話現在誰還懂啊?跟他們說干嘛,沒人能聽懂!”吳元豐聞聽,立即趨步向前用滿語道:“我能聽明白,請你們繼續說吧。” 邊說著邊給她們行了一個滿族的請安大禮。兩個老太太幾乎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給驚呆了,趕忙起身向吳元豐回禮。然后三個人開始用滿語聊天,吳元豐才知道她倆原本還不是一個村的,老伴都是漢族,平時除她們兩人外,已經碰不到其他說滿語的人了……

提及這些,提及滿文滿語的現狀,吳元豐總有無限的感慨:“當年,幸虧有周總理的關懷,否則這個語種或者已經在中國失傳了!”1955年周恩來采納溥杰等人的建議,指示中科院語言及歷史研究所主辦了中國第一個滿文學習班,由溥儀的舅父滿族宿儒克敬之老先生任教。由于老先生當時年事已高,出于健康考慮教室就設在他家里。很多學生因此覺得不正規,紛紛離開,到畢業時就只剩下4個人,最后只有兩個人從事滿文工作。

克老先生去世后,因師資問題,滿文班無法再辦。上世紀60年代初,搞社會調查時,才發現新疆的錫伯族會說滿語,于是,國家民委委托中央民族學院,從新疆調過來3個錫伯族老師,辦了一個21人的滿文班。但是4年后這個班畢業時正趕上“文革”,學生們大都沒能留在北京從事專業工作。

再往后就是1975年吳元豐他們這個班。辦班起因據說是1972年尼克松訪華,游故宮的時候看到那些滿文匾額就問周總理,這種文字,現在中國有沒有人研究,總理當時很肯定的回答說有。再加上當時正在跟蘇聯談判,很多相關歷史檔案都是滿文的,周總理就抓住這個機會給毛主席說辦了這個班。1978年吳元豐們畢業,剛好趕上改革開放,所有人都留下來從事滿文檔案工作,后來這些人就成了中國滿文檔案、滿文古籍、滿學、清史研究方面的主力……

“不過,我現在反思這件事,覺得培養人才光靠檔案館這種部門努力是不夠的,必須要從國家的層面上予以重視,選擇合適的大學,增設‘滿文檔案’專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領域對人才的需求。”吳元豐如是說。

4. 殷殷錫伯情——走不出的遙遠家園

作為研究館員、滿文大家的吳元豐,是一位嚴謹而認真的學者;而生活中的吳老師,則是一位樂觀、隨和,喜歡唱歌和玩耍的性情中人。由于工作關系,也因為鄉情的牽系,吳元豐每年都有2—3次回到家鄉——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盆地中部的察布查爾。那是我國唯一的錫伯自治縣,居住著大約兩萬名會說清朝“官話”的錫伯族人,那里是他永遠的家。

吳老師的妻子,是與他同族、同鄉、同學、同事的郭美蘭女士,數十載朝夕相伴,正可謂伉儷情深。每逢節假日,吳老師必攜妻前往異地游覽,而且大都是自己充任司機一角。每當朋友們半開玩笑著夸贊他的專情與浪漫,吳老師就不失詼諧地答曰:“此乃本民族優良傳統?!?/p>

向吳老師請教這一“傳統”的出處,聽到了下面這個悲壯而又溫馨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間開始,新疆陸續爆發了準噶爾部之亂和大小和卓之亂,歷經康雍乾三朝才徹底平定。1762年,清政府在惠遠(今霍城縣境內)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簡稱“伊犁將軍”)統轄天山南北。但是,首任伊犁將軍明瑞明顯感覺到了駐防官兵的不敷調用,于是給皇帝上奏折,請調盛京(今沈陽)錫伯族官兵,乾隆恩準。

于是,1020名20-40歲的錫伯族官兵,連同3275名眷屬,很快分兩批前往新疆:第二批官兵啟程的前一天——農歷四月十八日,正趕上錫伯族的“杜音拜專扎坤”,一個親朋好友團聚的傳統節日。如今,這一天已成為他們每年最重要的節日—— “西遷節”。

乾隆皇帝原本給了錫伯族軍隊大約兩年的行軍期限,而他們靠騎馬、坐牛車,只用了一年零四個月就到達了。當伊犁將軍派兵前來接應時,錫伯軍隊早已斷了口糧,靠挖野菜、啃樹皮充饑。由于缺乏布匹,新生的嬰兒全部是用路邊的干草裹著來到伊犁的!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萬里行軍,千難萬險,而到達伊犁的錫伯軍隊,不光沒有落下一個婦孺,反倒誕育出350余名嬰兒;加上后來一路追隨的人,使人口增加到5050人!

假如沒有錫伯男人的責任心、沒有錫伯女性的堅韌、沒有他們之間真誠、摯熱的愛,這樣的奇跡又怎可能發生?!如今,這種精神力量同樣出現在吳元豐身上,于是,有了他對滿文檔案、滿文人才培養的執著;對妻子對親人對朋友的愛;有了這個“滿文檔案圖像識別軟件”研發項目的成功!

相傳,當年乾隆皇帝曾親口對錫伯軍隊許下“六十年換防回家鄉”的諾言。而今,252年過去,錫伯族雖然未能回到東北故鄉,但在新疆,他們為祖國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為當地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特別是對滿族語言文字的保護傳承,作出了卓越貢獻。采訪結束,下樓的時候,吳元豐似是在不經意間,給我講了件趣事:許多年前,他曾與金毓章(原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溥任長子,溥儀侄子)開了句玩笑,說合著您祖上把我們派到大西北就不再召回了,到如今您也不說替怹過來慰問我們一下!沒想到,金先生認了真,還真就去了趟察布查爾!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吳元豐 破解 瀕危 滿語 密鑰 滿文檔案圖像識別軟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