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確保建設工程質量 深化建筑行業改革
——全國政協“建設工程質量問題與對策”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我國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從設計審查、施工監理到竣工驗收都有制度規范。短命建筑的出現,意味著一系列安全法規層層失守。目前建筑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法律法規不完善,相關各方權利義務關系和責任分配不明晰,法律法規執行不力等。為此,建議:
一、 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合理使用壽命下限。建議民用建筑合理使用壽命提升到70年以上,建筑物合理使用壽命能與土地批租年限相匹配。
二、 落實建筑物建設使用主體。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所有參與工程建設的單位都要對工程質量負責。但當工程發生質量問題時,誰都不主動承擔質量責任。建議建立主要責任人負責制,承擔工程質量主要責任。
三、 從建筑物全壽命期去規范和落實各方在質量上的具體責任?,F在缺失建筑物全壽命期統籌規范管理和落實各方在質量安全具體責任的法律法規,建議出臺相關條例彌補建筑物使用期的法律空白。
四、 建立建筑工程保險與擔保機制。建立房屋主題結構終身保修保險,作為房屋竣工驗收的前置條件,要求房屋驗收前必須上保險否則不予驗收。這樣保險公司會跟蹤房屋質量,預先把好房屋的質量關。
五、 遏制短命建筑物頻發的現象。建議強化城市總規法定地位,建立短命工程問責機制,尤其要規范公共投資行為,加強對公共資金使用績效審計監察。
按照我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規定,一般性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為50到100年,但現實中不少住房的實際壽命與此相差甚遠。政府對抓好建設工程質量不僅要有更深刻認識,同時也不能回避過去在工程質量上的“欠賬”問題。為此,建議:
一、 全面排查,建檔立卡。國家有關部門在過去排查的基礎上,應進行更深入細致的居民危樓排查,逐級登記造冊,錄入全國信息管理平臺,督促落實。排查范圍不僅是“快餐樓”,也包括年久失修的舊樓、居民反映強烈的危樓。排查危樓的等級標準請國家質量監督部門制訂并公布。爭議較大的進行第三方鑒定,簽署責任報告,建立可追溯制度。
二、 列入規劃,精準施策。排查后,根據劃定的險級,一樓一策,精準施策,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基本解決危樓問題。對排查出的危樓,分情況依法追責。
三、 政府協調,多方籌資。解決危樓問題的關鍵是“錢從哪里來”。對險情嚴重的危樓,一律納入棚戶區改造計劃,享受棚戶區改造政策,與去地產庫存相結合。不能納入的由當地政府協調,財政、業主、相關房地產開發企業共同籌資,包括動用房改時留存的大修基金,銀行適當提供貸款或按揭,也可引入保險機構參與,等等。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雙周協商座談會 建設工程質量問題與對策 建筑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