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創新也需要良好的環境,需要厚植創新創業的沃土,讓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一方面,要繼續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推動草根創業創新熱潮;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科研創新上來。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著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帶、增長極、增長點,不斷拓展經濟增長的空間。隨著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區域也有望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我國第三個區域經濟的增長機遇。這一戰略將把京津冀三地打造成一支團隊,按照功能定位各展其才,同時又實現彼此的優勢互補,有利于特色產業的集聚和發展以及資源的合理調配,形成“1+1+1>3”的效果。京津冀一體化的實施,也將為我國創建更多城市群提供戰略參考,最終形成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升我國在全球市場中配置資源的能力,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263億美元,增長5.6%。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80億美元,增長14.7%。高水平雙向開放成就斐然,我國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顯著提升。
“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現,國際產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鐵、核電等中國裝備走出去取得突破性進展,既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帶動相關國家共同發展,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優質產能,為“中國制造”逐漸打開了國際市場的無限發展空間。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終還要落到增強人民“獲得感”,改善民生福祉上來,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畢竟只有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國家才稱得上富強。這其中包括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縮小城鄉差距,也包括通過制度建設,保障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等等。
我國是一個領土廣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大國,經濟體量也位居全球第二。這使得我國在面對困難的情況下,有著比其他經濟體更充分的回旋空間和戰略縱深;再加上我國特有的制度優越性,與很多其他國家相比,政府決策更加靈活,能夠及時運用各種政策工具應對危機和挑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雖非易事,但一定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跨過的又一個關卡。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等收入陷阱 創新 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