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胰島素“原裝”好還是“轉基因”好?
胰島素的發現,是人類在糖尿病治療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在此之前,糖尿病還是一種不治之癥,正不由分說地剝奪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除了主張嚴格限食,醫生對此束手無策,不少患者甚至死于限食帶來的嚴重營養不良。
一、 “純天然”:動物胰島素
轉機發生在1921年,加拿大醫生Banting和他的助手Best從狗的胰腺中提取胰島素,次年成功應用于糖尿病患者,取得“肉白骨、起死人”般的神奇療效,整個醫學界為之轟動。
1923年,Banting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從發明到獲獎,時間不到兩年,創造了諾獎史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最短記錄。
當時,胰島素都是從豬、牛等家畜的胰腺中提取而得,可謂“純天然綠色藥物”。
但是,每噸動物胰腺中能提取的胰島素不到5克,產量太低,價格昂貴,遠不能滿足廣大糖尿病患者的用藥需求。
另外,與人胰島素相比,動物胰島素在氨基酸組成和結構上存在細微差別。作為一種外來異體物質,會受到人體免疫系統的排斥,造成藥物抵抗、效價降低。
再加之提純工藝水平有限,難免摻入雜質,可能導致部分患者出現過敏反應,甚至引起動物傳媒感染。
二、 “轉基因”:生物合成人胰島素
如何得到與人類自身一致的人胰島素?如何批量、廉價的生產胰島素?為了解決這些難題,科學家一直進行著不懈努力。
1955年,美國化學家Sange通過“敲碎”胰島素、并對“碎片”進行分析和鑒定,終于搞清楚胰島素的氨基酸排列順序,他也因此獲得195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
1965年,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島素,開啟了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新紀元。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丹麥、德國等國的藥企已開始市場化批量生產人胰島素。
但是,這種通過化學合成法得到的人胰島素,由于成本很高,藥源依然匱乏,價格仍居高不下。直到上世紀80年代基因重組技術的成熟,難題這才得到圓滿解決。
辦法就是“轉基因”。
將人類胰島素基因植入到細菌的基因中,如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然后大量繁殖細菌,收集細菌所分泌的“人胰島素”。
由于細菌的繁殖呈指數級增長,一個轉基因細菌在短短幾小時后就能產生上百萬的后代,這意味著人們能夠以很低的成本獲得幾乎無限量的人胰島素。
三、 “再加工”:人胰島素類似物
胰島素合成方式上的重大飛躍,惠及了數以億計的糖尿病患者。而且,科技的發展從未停下腳步。
上世紀末,科學家通過改變人胰島素的氨基酸序列和結構,研制出能更好模仿人體生理胰島素分泌特點的“胰島素類似物”,這也被稱為繼動物胰島素、生物合成人胰島素之后的“第三代胰島素”。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么對人類自己的胰島素還要進行再加工?胰島素類似物怎么會比我們的“原裝”胰島素更適應人?
這要從胰島素的分泌模式說起。
1. 超短效胰島素
生理狀態下,為了應對進餐后的血糖升高,人體的胰腺會立刻分泌胰島素進入血液,即時發揮降糖作用。而皮下注射胰島素與之相比,會有一個延遲的時間差。
具體說來,胰島素經皮下注射后,開始是以六聚體的形式存在,逐漸解離為二聚體、單體,在組織間隙中擴散,最后進入血液發揮生理作用。
從注射到起效,整個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在進餐前半小時提前注射胰島素,否則,胰島素就無法在正確時間和地點發揮降糖效應。
這就好比千辛萬苦修筑防洪堤壩,而洪峰卻在人們嚴防死守地點的上游早早到達,結果很容易造成潰壩,良田化為澤國。不僅餐后血糖明顯升高,更為嚴重的是,在另一個時間點又會誘發低血糖的發生。
提前注射胰島素,遠不是聽上去那么簡單。打針之后到進餐,每次掐準30分鐘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焦急、繁忙狀態或旅行、赴宴等外出場合。
而對于一些老年人、心不在焉或粗心的職場人,有時在進餐前甚至壓根記不起自己有沒有提前打過胰島素,這給疾病控制帶來嚴重隱患。
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終于找到了解決辦法:在保留胰島素活性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氨基酸組成和空間結構,促進胰島素的解聚和吸收,實現注射后快速起效。
例如,將人胰島素的B28位脯氨酸和B29位賴氨酸調換位置,所得到的產物“賴脯胰島素”,能夠減少單體間的非極性接觸,改變了人胰島素的自發聚合特性,從而易于解離。
又如,將人胰島素B28位脯氨酸由天門冬氨酸代替,得到新產物“門冬胰島素”,能夠利用電荷的排斥作用阻止胰島素單體或二聚體的自我聚集,同樣起到迅速吸收的目的。
再如,將人胰島素B29位賴氨酸由谷氨酸代替,得到的新產物“谷賴胰島素”,也能誘導胰島素單體間的靜電排斥,加速吸收。
簡而言之,這些新型超短效胰島素,吸收和起效時間更快,患者不再受到“提前30分鐘”的制約,使用胰島素更加靈活方便,大大減少了漏用或重復用藥的潛在風險。
編輯:趙彥
關鍵詞:胰島素 原裝 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