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科學抗癌”在哪里?
———腫瘤專家解讀防癌、抗癌“五大誤區”
誤區三:家人過分遷就患者
在癌癥治療過程中,家屬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既不能束手無策,也不能一味遷就。歐陽學農表示,家屬首先要振作起來,引導患者認識癌癥,多向患者灌輸“腫瘤就是慢性病”、“帶瘤生存”、“適度治療”等觀念,幫患者樹立戰勝癌癥的信心。
知則不怕。家屬如有什么疑問,應及時向醫生或護士詢問清楚。在配合醫生做好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生活護理時,家屬的良好情緒和科學的抗癌措施,會進一步影響患者,使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同時,可根據患者性格、心態,坦誠地談論疾病,注意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關心體貼患者,但不能過分遷就照顧,助長患者一味臥床靜養的惰性。在身體允許的前提下,鼓勵患者適當參加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以分散對疾病的注意力。
誤區四:得了腫瘤哪有不疼的
“得了腫瘤哪有不疼的?”“止痛藥用多了易成癮”……疼痛是癌癥患者最為恐懼的癥狀之一,許多人對止痛存在誤區,只是讓患者默默地忍受。
“在患者預期生存時間有限時,過多關注治愈方法是錯誤的,而應多關注患者的生活質量。就像人餓了要吃飯一樣,止痛是患者最基本的一種需求。”歐陽學農指出,病灶的完全緩解有時并不等于病人有良好的結局,實際上只有50%的實體瘤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因此,不妨提前對癌癥患者進行疼痛治療,力爭達到“睡眠不受疼痛影響、白天安靜時無疼痛、站立活動時無疼痛”的標準,讓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歐陽學農呼吁開展個體化止痛治療。對特定的患者也可突破慣例,如超常規用藥、個體化給藥等,特別是對臨終患者使用止痛藥,應更寬松。
誤區五:防癌照搬“數字密碼”
每天吃500克蔬菜、6種水果,運動90分鐘……隨著人們對癌癥的重視,近年來出現了許多牢記各類“數字密碼”的防癌者。“世界上沒有萬能的防癌‘數字密碼’。”歐陽學農指出,防癌涉及遺傳、飲食、起居、情緒、鍛煉等很多方面,如果被這些“數字”框死,而不結合個人生活方式、個人體質、年齡等,反而可能“作繭自縛”。
事實上,比數字更重要的是健康觀念。比如,強化“多吃蔬菜有益健康”的觀念,正常人可根據環境和自身情況選擇蔬菜量,不一定非要每天500克,多一點少一點也可以。鍛煉時自我感覺舒服了就可以結束,不可貪多,導致精神疲倦。長期過度運動會損傷骨骼肌肉,增加心腦血管及心肺功能疾病,還會削弱免疫系統,造成青少年貧血、女性月經失調、腎功能受損等。
要想獲得科學的防癌知識,最好找醫生。尤其有癌癥家族史或高風險的人群,更應找腫瘤專科醫生進行指導,而不是道聽途說、胡亂嘗試。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患者 治療 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