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外資撤離潮是偽命題 中國繼續為外資創造新紅利
原標題:關于外資撤離潮的偽命題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日資零售企業華糖洋華堂商業有限公司宣布,4月1日關閉其在北京的右安門華堂商場。
近一個時期,少數跨國企業對中國業務進行調整,有人據此提出“外資撤離中國”說,認為中國的投資環境正在失去魅力。
事實果真如此嗎?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失去信心了嗎?
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日本在華投資企業中,終止投資的與2013年持平,減資的比2013年下降了3.2%;美國在華投資企業中,終止和減資的比2013年分別下降了9.6%和19.1%。
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831家,同比增長38.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4.8億美元,同比增長17%。
“不存在外資大規模從中國撤離的情況,外資對中國投資保持在正常狀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說。
水土不服、調整轉型是“外資撤離”關鍵詞
正值春裝上市旺季,瑪莎百貨上海南京西路店卻顯得冷冷清清,與附近人頭攢動的GAP和HM形成鮮明對比。“這里的服裝價格并不便宜,可款式卻偏老氣,歐版的尺碼也不合身。”逛了半天什么也沒有看中的黃女士對記者說。
身為英國百貨業老大,瑪莎定位中高端,宣稱銷售“充滿英倫情調的自有品牌”,但其主打商品服裝的款式過于正統保守,無法吸引追逐時尚潮流的中國年輕人的目光。
遭遇尷尬的外資零售企業不只瑪莎。中國商業聯合會的資料顯示,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外資零售企業在華進入開店高峰期。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零售業增長放緩。據聯商網統計,2014年外資在華關店141家。
專家認為,在中國零售業面臨電商沖擊、消費轉型等多元化因素影響下,“洋商店”們更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現象,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消費需求和消費方式升級更快,更個性和多樣化。跟不上消費變化的節奏,關店調整在所難免。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分析,以前老百姓接觸國外消費品和消費方式的渠道有限,外資百貨、超市進入中國市場后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如今電商快速發展,出國旅游購物、海外代購越來越便利,尤其是80后、90后成長為主流消費群體,一部手機可以連接全球市場。
華堂商場自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以價廉物美的生鮮見長。但現在卻遭遇消費者越來越多的抱怨,“沒有WIFI”“停車場擁堵”“有機食品和進口食品太少”……中國消費者已從“唯價格”到對品質、環境、服務都有要求了。
調整轉型是外資撤離另一個關鍵詞。“過去中國土地、勞動力資源相對充裕,但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要素供給條件正在改變,傳統制造業投資相對飽和,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上限,外資企業如果不能根據新變化作出新調整,就難以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立足。”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
2月5日,對于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宣布關閉,廠方給出的解釋是西鐵城集團日本總部的全球戰略收縮調整。
資本流動是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屬性,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就在西鐵城悄然離開的同時,同樣來自日本的松下集團決定,將部分數碼相機的生產從日本轉移到中國廈門工廠。
“總體看,關停工廠的數量是有限的。”沈丹陽認為。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外資撤離潮 偽命題 華堂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