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爭鳴
工資差距大 可怕不可怕
數據顯示,城鎮私營和非私營單位工資差距較大,不同崗位間薪水也大不同,這引發熱議。
工資有差距不可避免,關鍵看合不合理。
不同行業、不同用人單位間正常合理的工資差距,可以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既是結構調整的動力之一,也是人們求學、奮斗的動力之一。而差距是否合理,主要看這種差距是勞動付出、技術水平等因素引起,還是其他非市場因素導致,以及差距是不是在相對正常的范圍內。
為什么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只是非私營單位的六成多?為什么金融、電信行業的工資總是遙遙領先?
先看前者。去年,私營單位工資增速加快,成為一大亮點,但考察絕對值,二者之間的差距仍然偏大。這其中有結構性因素,如非私營單位中大企業多、知識密集型企業多,而私營單位主要是中小企業。
但差別明顯的工資差距,仍與資源分配不盡合理、收入制度不盡完善有關。這反映了中小企業發展的困境——吸納了絕大多數新增就業,但盈利空間有限、工資水平普遍偏低、對優質人力資源缺少吸引力。吸引不到優秀人才,反過來又會影響中小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再看行業工資。排位靠前的行業主要由人力資本投入較高、人才流動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如金融、電信等組成,排在末位的主要是農林、木材加工業等人力資本投入較低、勞動供給總體充裕的行業,這種格局有合理性。
不過,從數據看,差距還是過大,年均工資高低相差7萬多,這種過大的差距容易弱化基礎產業、影響社會和諧,也難免引起質疑,高工資行業是否存在壟斷或優先占有資源的因素?壟斷意味著能輕易獲取巨額利潤,并且在利益分配上更愿意向個人傾斜,使從業者無須付出更多勞動和智慧也能獲取超高收入。
行業間、不同性質單位間較大的工資差距,表明當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緊迫性。“提低、擴中、控高”,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還要下更大的力氣。
編輯:付鵬
關鍵詞:行業工資差距 收入分配 壟斷 巨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