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蟄伏”的景區培訓中心在等什么風
原標題:“蟄伏”的景區培訓中心在等什么風
北京十三陵景區周邊除了大量的商業酒店外,還密集分布著不少政府部門背景的培訓中心。有媒體記者最近實地探訪發現,這些培訓中心有的關停,有的還在低調營業。原本紅紅火火的會議培訓場所,處在一片蕭條的“蟄伏”狀態。
今年“五一”之后,中紀委網站以“這些地方風景雖好,開會可別去”為題,再次點出了21家禁止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在其舉辦會議的風景名勝區,其中位于北京的風景區就有十三陵和八達嶺。十三陵景區周邊政府背景培訓中心的蕭條,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央反腐的力度和成效。
在記者的采訪中,有一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這些培訓中心管理人員普遍的“警惕”——面對記者的詢問,他們或三緘其口,或支支吾吾,好像在提防什么。培訓中心是服務機構,無論是對政府還是對公眾都應是笑臉相迎,尤其是在政府培訓項目大幅減少的情況下,理應更加熱情地接待來客,彌補因業務量減少帶來的損失。但這些管理人員卻表現出異樣的謹小慎微,一位管理員的話似乎可以揭開謎團:“能不能到這邊?也許根據規定是可以的,但現在在風口浪尖,不去肯定最保險。”
“風口浪尖”是培訓中心一名普通管理人員的理解,恐怕也是這些培訓中心所有機構領導的理解。在中央大力反腐的形勢之下,建在景區周邊的培訓中心,畢竟有瓜田李下之嫌,只能先冷處理一段時間。放著好端端的培訓中心不用,還為防止外人的打聽而提心吊膽,著實讓人想不通。
讓人想不通的還有培訓中心閑置的機會成本。這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公眾對于旅游文化消費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每到節假日,知名景區都會出現售票處排長隊,賓館一房難求的景象。可以想見,如果這些高標準打造的培訓中心徹底轉型走向市場,肯定也會有不錯的經濟效益。
那么問題來了,建在風景區的培訓中心既然涉嫌違規,為什么不一舍了之,推給市場去經營,不僅可以造福于民,還能顯示自己與腐敗行為徹底決裂?究其原因,恐怕還是投機心理在作祟。在這種心理下,這些建在風景區的培訓中心根本不是什么燙手的山芋,風總有停的時候,浪有起也有落,等風口過后,它們依然是隨時取用的香餑餑。
把培訓中心一下子推向市場,必然意味著失去控制權,等風停之后,可能就再也接不回來,還不如就放在自己手上,大門一鎖由它去吧。“寧可壞在手中,不與公眾分享”,政府背景培訓中心的尷尬局面,不僅是資源的極大浪費,恐怕還有損于政府公信力。打破這一僵局,需要在大力反腐的風口,逼迫個別抱有幻想的部門下定決心,把這些培訓中心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徹底分割,推向市場,不留后路,同時,嚴格政府消費行為,加大處罰和問責力度,最終讓培訓中心有個好的出路。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蟄伏 景區培訓中心 等什么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