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官員如何擺脫“官二代”困擾?教子當如林則徐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教子當如林則徐
小時候,常聽母親念叨一句話,生的兒女不如我,要的東西干什么,生的兒女強過我,要的東西干什么。開始我以為這話是母親自己說的。后來到福州參觀林則徐紀念館,墻壁上赫然寫著他的教子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子孫要是賢德而聰慧,把錢留給他反而墮其斗志;要是愚蠢而懶惰,留的錢越多,越是麻煩過錯。
近日,讀到一篇清代人寫的《治家格言》:“財也大,產也大,后來兒孫禍也大。借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財也小,產也小,后來兒孫禍也小。借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家訓如白話,不用解讀,淺顯易懂,與林則徐的家訓有異曲同工之妙。《三字經》里的“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以前以為就是子女不好好讀書是父輩過錯的意思。現在認真研讀,感覺別有深意?;蛟S,還應包括子女長大后沒有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等,父輩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官員如何教育子女及親屬,歷朝歷代都是個問題。漢代名臣劉向給兒子劉歆寫《戒子歆書》,既語重心長又措辭嚴厲,告誡兒子“受福則驕奢,驕奢則禍至”,要做到“恐懼敬事”,不要忘記,“吊者在門,賀者在閭。” 宋代黃庭堅曾作《家戒》,“以為吾族之鑒”,因為他曾親見“衣冠世族金珠滿堂”,不數年間,已呈敗象,又越數年,已是明日黃花,門庭破落。這大概就是“富不過三代”的民間諺語之意。而宋徽宗時期,更是由于大小官吏腐敗無能,各種“高衙內”專橫跋扈、欺壓百姓,成為“靖康恥”的重要原因,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學林則徐,學什么?大抵有兩條,一是管住自己,二是管教子女。林則徐一生“歷官十四省,統兵四十萬”,嚴于律己,清正廉明,不敢逾矩。教子更是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有口皆碑?,F在一些領導干部,既管不住自己,驕奢淫逸,任性濫權,又教育不好子女,放任放縱,為其狐假虎威、招搖撞騙站臺,成為其貪欲無度、非法斂財的代言人和保護傘。
前不久,有位市委書記被查處,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兒子和小舅子在其管轄地搞工程、做項目,大搞權錢交易、買官賣官,把好端端的官場和市場都搞亂了,自己最終也把持不住,斷送了好端端的前程。兒子在老子眼皮底下胡作非為,父親豈能不知?睜只眼閉只眼,甚至推波助瀾,其結果必然是沆瀣一氣,父親成了兒子的壞榜樣,兒子成了老子的負資產。
現在,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硬骨頭,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干一番事業,都需要一大批真抓實干、清正廉明的黨員干部,需要一大批奮發有為、創新創業的時代青年。各級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不妨把林則徐的話當作一面鏡子,時常照照,自警自勵,按黨紀國法的要求管好身邊人。這樣,就不會被所謂“官二代”的教育問題所困擾,不會被“我的爸爸是某某”的負面新聞所煩惱,更會成就為官廉、兒孫福、口碑佳的美好人生。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11日 04 版)
編輯:水靈
關鍵詞:官員 如何擺脫 “官二代” 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