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大會發言(摘登)
楊俊文常委的發言: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樹立國家精神
在世界歷史長河中,我們發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自身文明傳承的支撐,離不開這個國家的形象和民眾的總體素質。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力顯著增強,但社會出現了重財輕德的現象,致使我們的軟實力之一,即形象和品位與國家的硬實力不相適應,在文明傳承上遇到了不少麻煩,形成差距。有的人不以為然,其實這正是攸關民族和國家前程的大事,關系到我們這個文明大國的延續問題。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
一個國家成功的核心價值觀不是靠空泛的說教,而是通過塑造國家形象,彰顯制度精神,通過國民的自覺規范行為,通過全社會的齊心協力得以體現。如果人人自覺踐行,形成尚德明道、愛人愛國互助的良好風尚,營造出“智者用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的良好社會氛圍,且又能持之以恒,那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便會早日到來。為此建議如下:
第一,全社會行動起來,從制訂規則,健全法制到精心部署、保障到位,掀起對中華文明的學習、培養等方面的組織、實施、督察工作高潮。應把這項工作列為公務員培訓,各級學校教育以及社會基層工作的中心任務之一,常抓不懈,形成風尚。
第二,組織專家和學者對中華文明傳承的內容進行篩選。通過文藝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歷史故事、現代案例,運用現代網絡和視頻系統,組織宣講和演繹,切忌形式主義和走過場。
第三,整頓并規范現有一些學校和地方或個人舉辦的“國學”項目,應將其納入傳承中華文明、品德修養體系來運作。學國學一定要講究實效,不圖形式,不求外表,著眼點一定是立德興國、提升修養和品位。
第四,通過公共外交,利用中外友好協會以及境外的孔子學院等各種友好團體和文化機構,積極傳播中華文明;通過舉辦各種論壇和講座,廣泛吸引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華裔人士以及國際漢學家等開展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推進中華文明的傳承。這樣做既宣傳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可以增進港澳臺同胞對國家的認同,促進祖國的完全統一大業。
第五,由國家財政撥款,盡快配套出版適合各種不同文化教育水平群體需要的弘揚中華文明的叢書、音像資料和數字出版物,并附有文明細則,免費贈閱。
第六,一個人的良好行為除了靠自己的修養,更要靠相應的法規來約束。應盡快組織力量制訂和完善道德規范的實施細則,形成“以法護德,依法守德”良好風氣。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實是要樹立一種“國家精神”,通過規范國家達到規范公民的目的,同時也是一種“制度精神”,形成一個國家賴以立足、得以持續的靈魂。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所謂“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無一不是國家和社會對優秀道德文化高度尊重與傳承的結果。有鑒于此,各級領導必須牢記“政者正也”的為官之道,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以人為本,強化落實,引導社會群眾自覺踐行。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七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