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獨家】埃博拉病毒兇猛 委員建議盡快啟動研究
解放軍第302醫院專家趙敏、毛遠麗、趙景民、秦恩強、姜素椿強調:隔離防護最關鍵
傳播:唾液也可能是途徑
解放軍第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趙敏介紹,接觸傳播是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維持很高的病毒含量,據統計,被感染者1毫升血液中會含有1萬至100萬個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噴出的一點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上一次疫情流行,7位患者就是由于參加葬禮時共用同一盆水洗手而染病的。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病人或處理病人尸體過程中,如果沒有嚴格的防護措施,容易受到感染。醫院內傳播是導致埃博拉出血熱暴發的重要因素。如在蘇丹流行時,與病人同室接觸和睡覺者的感染率為23%,護理病人者為81%。
此外,雖然尚未證實有通過性傳播和空氣傳播的病例發生,但有一定可能性,應予以警惕,做好防護。
檢測:確診要在實驗室
解放軍第302醫院臨床檢驗醫學中心主任毛遠麗介紹,對埃博拉病毒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測,可通過基因擴增和病毒培養來確診。用基因擴增技術可以檢測出患者血液中的埃博拉特異性片段,通過病毒培養就可以分離培養出患者血液中埃博拉病毒。
該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主任趙景民還介紹,可以通過檢測血清查出抗埃博拉病毒lgM抗體(發病后2~9日出現,可持續1~6個月時間)、抗埃博拉病毒lgG。同時,檢測血液或體液中埃博拉病毒RNA和血清埃博拉病毒抗原,必要時可進行病毒分離培養與鑒定。
治療:主要是對癥
趙敏表示,埃博拉出血熱臨床早期癥狀無特殊性,應注意與其他病毒性出血熱如拉沙熱、黃熱病、馬爾堡出血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腎綜合征出血熱等相鑒別。目前,對埃博拉出血熱尚缺乏有效疫苗和特效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同時,她還指出,美國和加拿大Tekmira制藥公司研發新藥正在進行臨床前人體試驗,其中TKM-Ebola是一種微小RNA抑制劑,有望用于臨床治療。
解放軍第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與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強說,當病人出現脫水時,需要利用含有電解質的液體實施靜脈輸液或口服補液。重癥病人需要重癥支持治療。
抗擊非典英雄、著名傳染病專家姜素椿教授指出,抗病毒治療對埃博拉病毒感染無明顯療效,有計劃地收集埃博拉病康復患者的血清,分組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老人、兒童、妊娠婦女,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進行早期輸注,可能會取得較好的療效,晚期輸注效果可能不明顯。
防控:加強隔離和防護
趙敏認為,目前埃博拉出血熱尚無疫苗可預防,隔離控制傳染源和加強個人防護是防控關鍵。
從非洲回來的人員要進行嚴格檢疫,有過疾病接觸史的人員要實施隔離觀察,以控制傳染源。醫學觀察期間一旦出現發熱、乏力、咽痛等臨床癥狀時,要立即進行隔離,并采集標本進行檢測。各級醫療機構要提前進行培訓,做好防護演練。醫護人員充分了解疾病的相關信息,遇到可疑病例要高度防護,尤其是收治疑似病例的,更要嚴格做好防護。
姜素椿提醒民眾要提高對埃博拉病毒的認識,當前無特殊情況盡量不要去疫區活動,如果必須前往,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不接觸病人,重要的是要減少與高危動物的接觸,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發現的死亡動物,也不要處理動物生肉。
此外,埃博拉病毒在常溫下較穩定,對熱有中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滅活,60℃30分鐘方能破壞其感染性;紫外線照射2分鐘可使之完全滅活。對化學藥品敏感,乙醚、去氧膽酸鈉、β-丙內酯、福爾馬林、次氯酸鈉等消毒劑可以完全滅活病毒感染性;鈷60照射、γ射線也可使之滅活。
編輯:付鵬
關鍵詞:埃博拉 埃博拉病毒 臨床表現 傳染 宿主為狐蝠科的果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