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聚焦國企改革:腐敗高發 國企官有化、權貴化
共識未成國企改革利益訴求多元
作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之一,國資國企改革正在各地陸續展開。由于這輪國資國企改革涉及面廣、地區企業差異巨大,改革各方主體在改革的取向、著力點、路徑等方面認識看法不一,出現了輿論呼聲與現實關注錯位的現象。
目前,上海市國資國企改革的探索十分前沿,改革核心是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目前已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地方國企國資流動平臺,并以推動競爭類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為導向,引導更多的企業走打造公眾公司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之路。
而在河南、山西等中西部地區,不少國資管理負責人和國企干部表示“混合制經濟、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轉變”等輿論熱點并不是他們最關注的,對他們而言要啟動改革,當務之急是怎么解決歷史遺留的人員包袱問題。
以河南為例,該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1998年那輪改革,河南省市縣兩級國有企業留下了1700多家空殼公司,即無資產無業務有人員有牌子。當時政府沒錢發經濟補償金一次性解決,結果擱置到現在成了“死火山”,新一輪改革一旦啟動,這些人馬上會成“活火山”。
“這是全國性問題,可現在誰也不說。”一位國企負責人表示,現在煤炭、冶金等產業產能過剩,經濟效益持續下滑,對企業來說頭等大事是怎么轉型發展維持生存,改革怎么搞還顧不上,即使要推進,也得先解決未完成的改制問題。
由于各地情況不同,改革的呼聲和現實差異較大,不少基層干部和企業負責人還擔憂改革出現盲目跟風、不務實的傾向。
國資委原副主任邵寧表示,現在社會輿論關注點有些“跑偏”,過多關注壟斷央企混合制經濟,關注怎么分享“一杯羹”,但對于充分競爭性行業特別是一些產能過剩行業面臨的改革困境關注不多。
“現在說到改革,似乎要清算國資委,要拿壟斷企業開刀,這種放權讓利是改革的一方面,但并不是改革的全部,對一些產能過剩、經營狀況不佳、人員社會事業包袱重的競爭性企業和行業如何改革,他們的訴求和改革成本怎么解決,更值得思考。”邵寧說。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記者何宗渝、梁曉飛、梁鵬、王炳坤、楊玉華、何欣榮、閏起磊、張舒寧采寫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國企改革 腐敗高發 國企監管權力 中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