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

——一對北京老夫妻的貴州九載支教路

2014年03月25日 14:29 | 作者:舒迪 呂思思|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一個是退休高級教師,一個是退休外交官,為了山里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朱敏才、孫麗娜老夫妻倆毅然從北京奔赴貴州的偏遠山區支教。9年來,他們支教的足跡遍布貴州的望謨、尖山苗寨、遵義龍坪等地。

  “孩子們的食堂有著落了。”

  3月初春,北京的陽光照在身上,讓人感覺暖暖的溫馨和舒適。

  初見孫麗娜時,這位退休后和丈夫一起長期支教于貴州山村小學的老年志愿者,給人的也是這種如初春陽光般的感覺。

  今年是孫麗娜和老伴朱敏才赴貴州支教的第九個年頭,朱敏才自2005年去貴州支教后就一直扎根在當地,再也沒回過北京。而孫麗娜則是因為身體原因需要治療時,才會回北京待上幾天。

  “孩子們的食堂有著落了。”一見記者,孫麗娜就充滿喜悅地告訴記者。

  原來,朱敏才夫婦現在支教的貴州省遵義縣龍坪鎮中心村小學沒有食堂。“孩子們吃飯只能在露天水泥臺上,天冷的時候,孩子們通常吃的都是涼飯。“孫麗娜夫婦一直想給孩子們建一所食堂。

  前幾天,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公益項目”天天正能量“正式承諾獎勵10萬元,幫助實現老夫妻的這個公益夢想。

  “孩子們再不用吃冷飯了,我們去年為孩子們募集的20臺電腦也有地方放了。“說起貴州山區的孩子們,孫麗娜掩飾不住內心的笑意。

  “你去哪里教書,我也一定同去”

  時間回溯到2005年北京的初春,一對退休老人的家中。

  當時孫麗娜剛從北京某小學高級教師的崗位上退休不久。她是個急性子,又是個熱心腸。從新聞上看到支教志愿者徐本禹的事跡后,孫麗娜坐不住了,她想到貴州鄉村教孩子們英語。有了心事,她照舊第一個對老伴說:“我還沒教夠書,還想繼續教,山里的孩子需要我,我還要發揮余熱。”

  與孫麗娜的性格相反,作為退休外交官的老伴朱敏才沉穩,凡事極有主張,言語簡潔明快:“你去哪里教書,我也一定同去,更何況貴州還是我的故鄉。”

  就這樣,2005年5月,幾經波折之后,老兩口從北京踏上了貴州的自費支教之路。從到地處貴州麻山腹地的望謨縣開始,這一去,就是9年。9年來,老兩口子的足跡遍及望謨、尖山苗寨、遵義龍坪等地。

  2008年6月,兩位老人來到了海拔1800多米的尖山苗寨。尖山小學是貴州省興義市馬嶺鎮大蚌村的一個苗寨學校,那里的村民連家電都未普及,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學校也是靠每家捐7000斤石頭建成的。

  尖山小學當時有四個班,卻只有一個老師。由于精力顧不過來,只開設了語文、數學兩門課程。朱敏才夫婦到了這里之后,為孩子們開創了音樂課、體育課、英語課,每天早上7點左右,學校便傳出朗朗的讀書聲。

  朱敏才憑借著長達17年的駐外經歷,練就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他特別注重孩子們英語口語能力。后來學生們見到老師都是用英語打招呼。

  “這些孩子很聰明,主要缺乏的是教育。”孫麗娜告訴記者,如今,苗寨的學生們除了會說普通話,還學會講簡單的英語,唱歌跳舞。每天,山坡上、道路上常常會聽到孩子們歡快地唱著《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讓我們蕩起雙槳》……

  在尖山苗寨支教期間,孫麗娜夫婦倆雖然得到當地政府及群眾的大力支持,但依舊要面對很多困難。

  作為知識分子的夫婦倆都沒干過繁重的體力活,但在苗寨生活,必須自己去提水。有一次,孫麗娜提著大半桶水在路上搖搖晃晃,不小心一腳踩滑摔倒,當時桶就摔破了,膝蓋受傷還流了不少血。

  到尖山后短短一年間,孫麗娜就摔了五六次,朱敏才摔了七八次。更苦的是,他們不會用柴火做飯,一旦停電,就只能等來電了才能做飯。

  老兩口面臨最大的困難是購買生活用品。有一次朱敏才去頂效街上購買蔬菜等生活用品,從尖山走了兩三個小時才到,買完物品就走不動了,他勉強堅持繼續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天黑了才終于回到學校。

  之后,朱敏才每兩個星期或者一個月才下一次山,到街上把應該買的東西買好后,在旅館住下來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回山里。山路狹窄并且多有流沙,兩位老人每次都要專門穿上帶鞋釘的運動鞋才能保證順利上下山。

  盡管生活上存在很多困難,但夫婦倆支教的決心一直沒動搖過,每天都堅持上7個小時的課。在尖山苗寨的支教期間,夫婦二人依靠自己的社會關系,還為當地的孩子募集了各種文具和書籍。

  “只要身體健康,我們就堅持支教”

  由于當地的艱苦條件,加上年事漸高,孫麗娜已經患上了不少病,現在她每年要回北京幾次,每次回來都是看病,買藥,再帶著為自己和丈夫準備的這些藥踏上回貴州黔西南的火車。

  今年孫麗娜老人罕有地在北京過了春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回北京看病,現在老人的右眼幾乎完全失明,左眼僅剩0.03的視力,醫生已經不再建議她繼續治療了。“我知道,醫生的意思就是繼續治療也是浪費錢,治療也起不到任何效果了,她們每次也只是開兩瓶眼藥水。”老人說這話時語氣里透露著無奈。

  朱敏才如今也已經年過古稀,從2005年去貴州之后,就扎根在那里了。妻子每次回北京看病時都會將丈夫的身體情況詳細地說給醫生聽。朱敏才老人一度血糖值非常高,醫生建議他立刻回京注射胰島素,以防可能發生的猝死。“可是他不聽,誰勸他回來都不聽,他說不治了。”孫麗娜哽咽著說。

  支教途中,老人也時常會牽掛自己的兒孫。雖然兒女理解老人的做法,但依然無法阻止老人對孩子的想念。“我知道,生活上我確實缺失了許多對女兒的愛,女兒生孩子時我都不在身邊……夢里經常會夢到他們,會和孩子發很長很長的短信,會自己寫日記。”說起這些,老人眼中淚光閃爍。

  現在朱敏才夫婦支教的學校是遵義縣龍坪鎮中心村小學。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為這個學校建一所食堂,讓孩子們能吃上熱飯,能讓他們募捐到的20臺電腦有新教室存放。

  “真的要非常感謝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這個項目,他們獎勵我們10萬元公益金,這些錢我們都會用到食堂的建設上,也希望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企業和人士可以幫助我們。”孫麗娜說。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教育家陶行知的這句話是孫麗娜老兩口的座右銘。她說:“這句話一直鞭策著我們,只要身體健康,我們就要把支教工作堅持下去,爭取為國家多盡一分力。”

 

編輯:羅韋

關鍵詞:孩子們 貴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