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重走絲綢之路·甘肅篇之四
佛國里的青春
游客在敦煌莫高窟參觀。
敦煌是河西走廊上很特別的一站,也是最西端的城市。如果不做停留,絲路之行的意義也會大打折扣。“敦,大也;煌,盛也”,《漢書·地理態》中這樣解釋“敦煌”的意義,可見其在絲綢之路上盛極一時的地位。今天的敦煌,市內酒店林立,機場航線四通八達,做足了文化旅游的文章。
數字化敦煌,十年圓一夢
沙漠延伸到天邊,駝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過,駝鈴清脆搖曳如輪回中的足音。遠的,有張騫從這里出使西域,佛教譯經家鳩摩羅什經這里東去長安;近的,有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長常書鴻乘火車、汽車再換駱駝,幾個月才抵達這里。這茫茫大漠,還有多少故事不為我們所知?
站在莫高窟九層樓的廣場前,講解員告訴我們,如果有40個人進入洞窟參觀半小時,洞窟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會升高5倍,空氣相對濕度上升10%,溫度升高4攝氏度。因此,為降低人為因素對石窟產生的破壞,幾百個洞窟不能全部開放,而是根據每個洞窟的情況輪流開放。
開放與保護之間的平衡,是所有文物面臨的一道復雜的難題。
可是,藏著那么多精美絕倫的佛祖菩薩,莫高窟這樣一個規模與高度藝術性兼具的神秘佛國,很難擋住無數的人們膜拜瞻仰的熱情。
“如果搞不好,要么損失文物,要么損失經濟。所以盡可能找到一個讓大家都接受的平衡點。對文物界的人來說,首先要對文物負責,但因此讓敦煌關門不現實也不科學。”敦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旭東介紹,市政府一度希望莫高窟能每天接待8000參觀人次,敦煌研究院做了一番研究,將莫高窟一天的最大游客承載量確定為3000人,而這顯然滿足不了龐大的市場需求。
于是,通過敦煌數字化來解決這個問題,成了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十年來忙的一件大事。
2003年,身為全國政協委員,樊錦詩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提出將莫高窟洞窟、壁畫、彩塑等加工成高智能數字圖像,同時將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匯集成電子檔案。這10年中,這位身形瘦削的老人沒有一刻停止呼吁,今年8月,敦煌的數字游客中心終于啟動了。
王旭東介紹,游客中心啟動后,莫高窟每天的游客承載量可翻一番,從現在的3000人到6000人。
“在洞窟里參觀,手電照到的地方才能看得到,數字化還原了石窟和壁畫的絢麗真實,效果比進洞窟看到的要好。”王旭東說。經過一番3D電影的體驗再進洞,既能豐富游客對敦煌知識的了解,還可以減少游客在洞窟停留的時間,單位時間少了,參觀的人次也就多了,兼顧到了開發和保護兩頭。
“這不僅使莫高窟受益,也為全省的文物保護提供了參照。”甘肅省文物保護局副局長肖學智評價道。
走不出的佛國
此刻的樊錦詩并沒有消停。數字化是一項大工程,建數字中心只是其中一部分。不斷的出差、參加會議……她實在太忙了,這次造訪我們沒能見到她。但她的影響似乎無處不在。在路上遇到幾個來自浙江大學考古系的學生,他們說趁暑假趕到敦煌就是為了能見上偶像一面;莫高窟的講解員小沈,提起樊錦詩一臉崇拜,“院長很少笑,但對我們都很好。”
與石窟和大漠相守構成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們生活的大部分內容。他們純粹的精神特質,對莫高窟的摯愛和自豪,是記者最深的感受。
“我特別喜歡這份工作,沒想過再去干別的。”小沈從東北師范大學畢業后就過來做講解員,已經有幾年了。
“這里很偏僻,條件又艱苦,出去一趟不方便,有的年輕人待不住,有的是家人不愿來,說‘你找個大學當老師不也照樣可以研究敦煌學?’聽了這個真不是滋味。”王旭東說。
王旭東少時立志學水利,大學專業是地質工程,畢業后很多同學都向往大城市,老師推薦他來敦煌看看。“我喜歡安靜的環境。第一次到敦煌時已是晚上,整個大漠寂靜無聲,天上繁星璀璨,我一下就被這個仙境一樣的地方吸引住了,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
環境雖美,但在外界看來,這里的生活仿佛是在時空軌道之外。什么樣的東西支撐著,才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
“可以這么說,能留下來的人都是被敦煌的魅力感召了。”王旭東笑笑。
從莫高窟到研究院的一路,還留有第一任院長常書鴻、第二任院長段文杰曾經生活的印跡。在飛天的雕塑旁,一排被沙土侵蝕的破舊房舍就是以前的辦公樓。清風吹過,屋后一棵棵白楊在曠地上沙沙作響,可以想象,在交通工具極不發達的年代,靠步行很難走出去,一代又一代人就頂著黃沙、守著古佛壁畫度過他們的青春。
“莫高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而興盛的,敦煌藝術的最高峰是南北朝到唐朝,在武則天執政時洞窟達到千余個。”王旭東說,從繁盛到衰落,敦煌莫高窟見證了中國文化開放和封閉的過程。他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傳輸當代中國開放包容的理念。“文化可以連通不同國家的情感和思維方式,使彼此互相了解。”
作為甘肅省政協委員,王旭東醞釀在明年兩會遞交一份提案。“中亞好多歷史古跡面臨著維修,日本正在伺機而動,我們不能自甘落后。如果我們能先把諸如壁畫修復這樣的技術走出國門,走向中亞,通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此后我國和中亞的商貿經濟往來肯定會更暢通,效果應該更好。”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絲綢之路 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