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全球貨幣“大寬松”下的市場“強波動”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全球貨幣“大寬松”下的市場“強波動”
新華社記者杜靜
美國和日本兩大股市再現劇烈波動。美股25日深度下挫,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遭遇去年10月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東京股市日經股指26日收盤大跌超1200點,創2016年6月以來最大單日下跌點數。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呈現普漲態勢,但近期波動明顯加劇。分析人士警告,在全球超寬松貨幣政策引發流動性泛濫背景下,這些市場至少局部范圍已存在泡沫,容易在短期內暴漲或暴跌,從而引發金融風險。
“大寬松”推升資產價格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金融及大宗商品市場呈現普漲態勢。股市方面,美股三大股指屢創新高,歐股2月以來普遍走高,東京股市日經股指一度時隔30年重上30000點。大宗商品方面,國際油價站上每桶60美元,紐約和布倫特油價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均超25%。比特幣更是瘋狂,一度突破58000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普漲背后的共同誘因在于,全球超寬松貨幣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以及在新冠疫苗接種順利推進、各國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情況下,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增強。
為應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沖擊,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紛紛開閘放水。一方面,美歐日等利率水平降至零利率乃至負利率;另一方面,央行通過擴張資產負債表向經濟注入大量流動性。
日本大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巖下真理指出,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推出大規模貨幣刺激政策,過剩貨幣大量涌向風險資產,推動風險資產價格持續攀升。
與此同時,疫苗接種順利推進以及經濟刺激政策持續發力,導致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增強。近期,多國開始大范圍接種疫苗,全球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呈現下降趨勢。此外,美國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有望落地,其他一些主要經濟體也計劃擴大財政支持,令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增強。
除上述共性外,不同資產上漲也有不同邏輯。例如,油價上漲存在基本面的支撐。一方面,疫苗接種和經濟復蘇預期提振原油需求;另一方面,歐佩克減產和極寒天氣沖擊美國油氣生產導致供應趨緊。此外,石油等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計價,與去年初相比,美元大幅貶值,也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強波動”敲響風險警鐘
因疫情沖擊而陷入深度衰退后,全球經濟正在逐步復蘇,但復蘇步伐緩慢而不均衡。分析人士警告,資產價格上漲明顯快于實體經濟復蘇,部分金融市場走勢已背離實體經濟,市場局部或已存在泡沫,存在隱憂和風險。
近期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已敲響警鐘。美股在25日大跌之前,已幾度盤中深幅下探,在美聯儲高層喊話“護盤”后才得以扭轉跌勢。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25日盤中觸及一年高位,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也升至去年3月以來最高。比特幣市場波動更為劇烈,多個交易日盤中跌幅超10%。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日前發文警告,雖然美股整體目前還難言泡沫,但是“新興科技股票”現已進入“極端泡沫區間”。
日本《讀賣新聞》日前發表社論說,日經股指上漲沒有反映日本經濟的實際情況,與經濟動向相背離的泡沫行情令人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市場大幅上漲主要基于對全球疫情緩解、經濟持續復蘇、財政貨幣政策持續發力等的樂觀預期,一旦預期沒有兌現,市場可能出現劇烈震蕩。特別是隨著經濟復蘇,一些主要經濟體或將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從而觸發流動性拐點,這將給金融市場帶來顯著影響。
瑞穗證券高級分析師三浦豐表示,全球性超寬松貨幣政策一旦收縮,股市勢必回落。
美國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宏觀策略師古爾普里特·吉爾認為,美國科技股近日出現明顯回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通脹預期上升,市場預測貨幣政策正常化時間將提前。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寬松潮引發的低融資成本和“資產荒”,可能刺激熱錢流入新興市場,推高這些市場資產價格。而一旦因為某些原因(如美歐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等)熱錢短時間快速流出,可能導致新興市場劇烈波動。
編輯:秦云
關鍵詞:貨幣 大寬松 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