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聚焦高質量發展!第十一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舉行
新聞鏈接:
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不是1天、2天,而是365天。這個倡議早已在年會代表中形成共識。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往屆年會代表通過各種方式,在會前會后、線上線下對大會主題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深入研討和交流,有的還互相走訪,交流信息和經驗,助推了地區乃至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研究蓬勃發展新局面的形成;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年會組織的交流研討對于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更加及時,更有獲得感,他們將圍繞“十四五”時期中外合作辦學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結合辦學實踐,持續深入進行科學研究,為“十四五”時期和更長時期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撐力量。
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這是國務院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規定的法規原則。目前,我國教育涉外辦學有十幾種形式,中外合作辦學是唯一以高于部門規章的國務院法規規范的涉外辦學形式,是我國教育對外交流合作的最深層次,也是最深入的表現形式。中外合作辦學有明確的政策界限。它的主體是中外教育機構,缺一不可;方式是合作,合作各方必須在辦學條件、教育教學和管理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招生對象主要是境內中國公民;中外合作辦學有機構和項目兩種形式,其中,機構又有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中外合作辦學實行“行政審批制”,教育部對依法批準設立或舉辦的機構和項目分別頒發機構“辦學許可證”或“項目批準書”。中國教育機構沒有實質性引進外國教育資源,僅以互認學分的方式與外國教育機構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屬于中外合作辦學范疇。例如,一般校際交流項目、承認特定課程學分、雙聯學位、雙語授課項目、引進部分課程、外國大學預科班、交換生安排、聯合培養、短期文化體驗項目、合作遠程教育、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等,都不屬于中外合作辦學。現實中可能存在某些誤讀和誤解,把其他涉外辦學活動說成是中外合作辦學;這些活動如果出現問題,容易被算到中外合作辦學頭上。這種情況不利于中外合作辦學事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其他涉外辦學形式的發展。消除和杜絕中外合作辦學“雜音”,厘清中外合作辦學政策界限,必須加強理論研究和政策支撐。
截至目前,全國經審批機關批準且在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共有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層次,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10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125個,項目1096個。總體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含專科)占辦學機構、項目總數的90%左右;中外合作辦學在校生規模大約60萬人,其中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大約55萬人,已經畢業的學生超過200萬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200多個專業。合作對象涉及36個國家和地區,800多所外方高校,700多所中方高校。
“十四五”時期和更長時期,中外合作辦學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政策是穩定的,方向是明確的。今年上半年,《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印發,對中外合作辦學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吹響了我國新一輪教育對外開放和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作為加快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重要載體的中外合作辦學,無疑將在高質量教育體系和教育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是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的峰會和國家級智庫平臺。年會以教育部國際司為會議支持機構,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理論研究基地、政策咨詢平臺和中心)發起、牽頭并聯合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共同主辦。海南省教育廳、福建省教育廳、深圳市教育局、浙江省教育廳、河南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廳、貴州省教育廳先后一次或多次參與主辦。參與承辦的機構先后有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福建農林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溫州肯恩大學、中原工學院、福州大學、福州墨爾本理工學院、泉州理工學院、魯東大學、暨南大學、貴州大學等。據統計,參加第一屆至第十一屆年會的代表累計超過7000人次。教育部國際司相關領導出席第一屆至第十一屆年會;出席往屆年會的還有中共中央組織部相關部門、教育部其他相關司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教育部學位中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等領導。在代表構成方面,有部分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及其“國際口”負責人,大學校長及其國際處、教務處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大學國際學院負責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負責人、管理人員和一線教師,以及中外合作辦學專家學者等。
歷屆年會成果豐碩,成效顯著。十多年來,年會打造了五大平臺,對全國中外合作辦學的規范、有序、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發揮了資政咨詢、服務社會、引導輿論的獨特作用:一是理論研究平臺。年會圍繞中外合作辦學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積累了十一個主題,近百個分專題,至今,研究成果已經成為具有標志性和顯示度的系列,對服務政府和學校決策,培養人才隊伍,引導社會輿論,擴大中外合作辦學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起了獨特的、重要的作用;二是政策咨詢平臺。年會組委會先后承辦8次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工作座談會、征求意見會、專家培訓會,直接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中外合作辦學決策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專業支持;三是人才聚集平臺。年會凝聚了大批中外合作辦學專家,培養了一批專家型中外合作辦學管理者和優秀青年人才,形成專業隊伍;四是高端對話平臺。年會建立了政府、辦學者、校長以及專家學者的高端對話機制;五是輿論引導平臺。年會通過大量研究和媒體支持,有效引導了社會輿論,推動形成了中外合作辦學主流話語體系。事實證明,年會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逐步擴大,已經成為中外合作辦學的國家級智庫和學術界的品牌,已經成為國家中外合作辦學決策的重要建言者、政策效果的重要評估者,中外合作辦學實踐的重要引領者和社會輿論的重要引導者。
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發起、牽頭單位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3月,是中國第一家以中外合作辦學為研究對象的專門研究機構;2013年3月,研究中心獲批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理論研究基地、政策咨詢平臺和中心;同年9月5日,教育部召開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以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理論研究基地和政策咨詢平臺——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為代表的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在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11月,廈門大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首屆理事長單位和秘書處所在單位,研究中心具體承擔秘書處工作。
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組織委員會由廈門大學原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組原召集人、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擔任名譽主任;廈門大學副校長,以及參與當年主辦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及承辦單位領導共同擔任主任。本屆年會組委會主任為廈門大學副校長楊斌,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工會主席王慧,貴州大學副校長陳祥盛;組委會副主任為廈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理事長林金輝,貴州省教育廳國際處處長王睿;組委會執行主任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娟,貴州大學國際處處長洪云;組委會秘書長由洪云兼任。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辦學 中外合作 教育 發展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