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楊林:廣涉海陸空 探源古文明

2020年06月22日 15:00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人物小傳

楊林:1957年出生,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原主任、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他主持科技部、國家文物局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遙感技術在中華文明探源中的應用研究”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課題,為填補我國在水下考古和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方面的空白,作出了貢獻。

6月初,受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委托,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綜合考古部原主任楊林,以專家組組長身份,到浙江、安徽、江西、云南和湖南等地調研。一路走過,楊林關注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線路遺產以及文旅融合、革命文物保護傳承等課題……忙碌的行程,對已然退休的楊林而言,早已習慣。

一輩子鐘情考古,涉足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閑不住的楊林被同行稱為“海陸空”三棲隊員。“在考古國家隊里,我潛過水、上過天,可能是走過地方最多的人。”楊林笑著說。

“南海1號”水下狀況圖。資料照片

“考古只有去到現場、親身參與,才能知道其中奧妙”

一路大步流星,楊林從國家博物館大門走進他的辦公室。書柜、書桌、小推車甚至地上,室內目之所及都是書。

“這些是我們在南海水下考古調查、元上都航空攝影考古的成果,還有在新疆遙感考古勘探的資料!”楊林一邊說,一邊轉身從書柜里抽出書和資料。這些在外人看來雜亂無章的資料,在楊林心里卻井井有條,信手拈來。“所有的古代遺跡都和現代社會有著密切聯系,科學地把歷史遺跡與它當時所處的地理人文環境、社會形態、古代文獻等聯系起來觀察,就會發現許多有意思的東西。”楊林說。

在不少人眼中,考古學要么深不可測,要么枯燥無趣,可楊林卻懷有特殊的熱愛。楊林解釋,這與他的成長環境密不可分。“我祖籍是河北行唐平山一帶。小時候,大人們就告訴我,中山靖王的中山國就是我們那兒。”

1968年,當時的科研工作者在河北滿城發現了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這一發現,讓在讀小學的楊林對考古有了初步印象:原來,文學著作上描寫的人物和事件,現實中真的存在并正在不斷被后人發現……

幾年后,一個比滿城漢墓還早幾百年的墓葬——戰國中山國王厝墓在河北靈壽被發現。“墓中出土的青銅大鼎、方壺、圓壺被稱為中山三器,那些山字形銅器、錯金銀瑞獸和獨特的中山國文字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談起考古發現,楊林如數家珍。他回憶道,“那時候我上初中,和幾個同學一起去故宮看出土文物展。看了之后很有感觸,原來考古是一門妙不可言的學問。”

1978年,楊林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在這里,他遇到了他追隨一生的導師——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此后,從田野考古到科技考古,從水下考古到遙感考古,楊林跟隨俞偉超先生一起,與中國考古事業一路前行。

黔桂古驛道考察、古都上空航拍、閩東小鎮潛水勘探……“即便現在退休了,一年中還是有將近一半時間在考古現場。”楊林說,“考古只有去到現場、親身參與,才能知道其中奧妙。現在科技水平越來越發達,許多重大科研成果問世,我想趁身體還跑得動,盡量多去實地考察。”

楊林(右一)帶隊到貴州平塘縣考古調查。

“現在條件好多了,科技發展為考古插上了翅膀”

1986年,佳士德拍賣行,大量中國瓷器公開拍賣。當時在國家文物局負責涉外考古的楊林受命處理此事。

調查發現,這批文物來自明清時期沉沒的一艘古代商船,由英國人哈徹打撈并拍賣。“當務之急是維權。”楊林回憶當時情景:“國際海洋公約規定,國際海域發現的無主文物,文物的產地國有權追索。”

這次維權之路讓人們認識到水下考古的重要性,水下考古工作隨即開展。1987年6月,楊林與同事受命趕赴荷蘭,系統接受了潛水、水下文物保護、水下考古發掘等基本技能訓練,成為中國第一批水下考古專業人員。

1991年,為探尋“南海1號”沉船遺址,楊林第一次下海實戰。“剛開始幾天,海上風特別大,很多人暈船嘔吐。”等海面稍稍平靜下來,楊林就抓住機會潛下水。在20多米深的遠海,洋流力量很強,能見度幾乎為零,楊林只能憑感覺、靠手摸……

“說實話,有點緊張,也有點興奮。”楊林表示。在水下考古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并取得階段性進展時,另一項任務擺在楊林面前。1996年,時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的俞偉超親點楊林,請他參與創建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中心。

“當你從空中俯瞰地面上的古代遺跡,那種感受非常奇特。平時在地面上看來毫無章法或根本看不出來的遺跡,高空中居然能看得那樣真切。”楊林介紹:遙感探測儀器能搜集到許多肉眼看不到的高光譜、激光雷達、熱紅外、微波等射線信息,大大提高考古人員識別地物特性的能力。

1997年元上都的航空攝影勘察,是楊林第一次、也是中國考古界第一次獨立開展的航空攝影考古。

“那時候設備簡陋,飛機窗口很小,只能打開艙門拍攝。冷風不斷灌進來,人只能靠在欄桿邊系著安全帶,探出身子拍照。”楊林說:“現在條件好多了,有自動航拍儀、衛星圖片、激光掃描等設備和技術幫助。在熱帶雨林,利用激光可以將植被下的遺跡一覽無余地記錄下來;在沙漠,利用雷達可以讓埋在沙子底下的遺跡顯露出來。科技發展為考古插上了翅膀。”

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學考古專業部分學生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西門合影,其中前排右一為楊林。

“讓更多的考古成果,成為公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資源”

“在大約5000年前,中國大地上存在著許多原始部落,滿天星斗一般;在5000年后,出現的則是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在一次講座上,楊林向大家講述。

楊林的演講內容展現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部分研究結果。“我們希望建立有確切歷史證據和考古證據的中國考古學編年史,來補充我們文獻記載的不足。研究成果表明,中華文明確實在5000年前就已產生。”

如今,考古被賦予了更多使命:既為發掘復原歷史,也為更好保護傳承歷史。“拉近公眾與考古的距離,讓更多的考古成果成為公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資源,這項工作還需要更多人努力。”作為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一員,楊林這樣想,也這樣做。退休后,他每年都會主講幾場公益講座,用平實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向大眾傳播考古知識。他還將講座錄制成科普音頻,放在公共平臺上與網友共享。

此外,楊林近年來還在文化線路遺產保護研究、考古探險等領域開展工作。“這幾年,我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了文化線路方面,因為這是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是人類文明互通互鑒的產物。比如,絲綢之路、京杭大運河、蜀道、秦直道、萬里茶道,等等。”

說到這,楊林有些興奮:“文化線路不僅具有考古價值,還具有遺產價值。一旦列入遺產名錄,就可以保護大量的沿線遺址文物,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積累更多資源。”

“用一生時間來做一件事,這是我的追求。”談及將來的打算,楊林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但愿能和廣大文物考古工作者一起,盡自己的能力,多為考古事業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

(人民日報記者 丁雅誦 胡希鈺參與采寫)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考古 楊林 中國 水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