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產業對接 產業對接
“土鳳凰”孵出“金蛋”——河南鹿邑返鄉能人產業扶貧見聞
新華社鄭州電(記者翟濯)69歲的貧困戶黃大民以前從沒有想過,自己到了這個歲數,竟然又上起了班,而且就在自己居住的村里。“是俺的脫貧幫扶責任人介紹俺來的,一天能掙五六十元,現在不光脫了貧,還能補貼家用。”
黃大民所在的上班地點,正是鹿邑縣尾毛加工產業的一個產品加工點。不只黃大民,偌大的工廠里,十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在這里做工。“計件收入,想走就走,工作自由簡單,我們都干的可滿意!”黃大民的“同事”,也是貧困戶的張玉勤笑著說。
黃大民們的老年再就業,離不開鹿邑縣返鄉能人黃純杰的支持。20世紀90年代初,一批鹿邑人曾到深圳從事羊尾毛加工,通過為歐美、韓國等化妝品企業代加工化妝刷系列產品,逐漸熟悉了市場環境,掌握了制刷“核心技術”。原先的打工者通過一步步努力,成長為企業家,在回報家鄉情結的感染下,有著強烈的返鄉創業期望,黃純杰正是其中之一。
2016年,黃純杰響應當地政府號召,投資2000多萬元返鄉創辦了鹿邑迪雅思化妝刷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年產值已達到7000多萬元,其創辦的自主品牌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多個海外國家和地區。
“自己富不算富,一起奔小康才是富。”這是黃純杰一直以來的想法。通過吸納就業,他的工廠帶動了周邊十余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工廠里聘用的100多名工人,全部為鹿邑當地返鄉農民工,真正使他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我的公司目前在鹿邑就有20多個配套產品加工點,分布在各個鄉鎮里,周邊的村民都可以來我這上班。這樣不僅他們自己增加了收入,也為我節省了不少人力成本。”黃純杰說。
以產業轉移為契機,以鄉情為紐帶,再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目前,鹿邑縣正在吸引大批返鄉能人回到家鄉創業。“廠房建設1平方米補貼33元,產品出口1美金再補貼3分錢運費,電費相比原來便宜40%,出國參展政府還幫忙報銷展位費……再加上土地、人力成本都比原來低,綜合算下來,我在家鄉辦企業比在外面效益翻了三四倍。”黃純杰說,現在把“錢袋子”放在家門口更劃算。
在鹿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手做尾毛的手藝。鹿邑縣也積極利用這一點,通過推薦務工、加工點務工、“零工下包”三種模式,引導貧困戶與市場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開展產業扶貧。截至目前,鹿邑縣131家從事尾毛產業的化妝刷企業,已帶動全縣6.6萬多名群眾就業,幫助800戶2000余名貧困對象穩定脫貧。
作為全國返鄉創業試點地區的鹿邑,通過實施“鳳還巢”工程和企業帶貧激勵政策,實現了由“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應,向“返鄉一人、帶富一方”的創業效應轉變,有力促進了居民收入提高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土鳳凰”孵出“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