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周遠翔:從北京到新疆,愛拼才會贏
在北京連開兩天的研討會,再用一天和學生們談課題的情況,然后馬上返回新疆大學繼續掛職生活……在北京和新疆間來回奔波,是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周遠翔參與援疆兩年來的生活。
做科研、促改革、改觀念……這位生于福建的電氣工程領域專家,用“愛拼才會贏”的勁頭在祖國西北書寫他的奮斗人生。
前不久,周遠翔榮獲中宣部頒發的“最美支邊人物”稱號。該稱號授予20名個人和1個集體,表彰援藏援疆援青干部和先進支邊模范人物。
在頒獎典禮上,周遠翔手捧證書說:“在新疆,我把清華大學的教學理念和科研理念灌輸給那里的大學老師。短短兩年的時間,我所在的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整體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有人問我在新疆有沒有得意門生,我說有,我的‘得意門生’是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現在,我的支邊工作時間所剩不多,每天都感覺是在跟時間賽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國家項目、橫向科研合作、教育教學改革、一流學科建設。我必須努力,只爭朝夕。”
頂住壓力完成教學改革
20世紀80年代,來自福建莆田農村的周遠翔來到清華大學上學后,發現自己連普通話都講不好,上課很受影響。后來,他硬是“自己拼命學”,學好了普通話、學好專業課,一步步追上了別人的腳步。靠著一路“拼命學”,他在日本取得了博士學位,并于2000年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
周遠翔長期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實驗技術、電介質和電工新技術等領域深耕,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獎項。2017年9月,他被選派到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任院長,為期3年,從此開啟了一段不同以往的援疆生涯。
在大量閱讀新疆大學的教學科研資料后,周遠翔發現了一個問題:學院對科研任務的重視不足。“那時,老師在外面的科研活動都被劃歸為‘干私活’,這對老師的積極性是個不小的打擊。”周遠翔解釋道,高校要教學,但科研也是高校發展的原動力之一。“電氣工程學院是工科,要和社會、國家及行業的需求緊密結合,否則就等于閉門造車。”
周遠翔回憶道,開始很多人對他的想法不理解,甚至還質疑他存有私心。
但周遠翔清楚,他到新疆的目的就是去改變當地的科研現狀,傳遞前沿的科研理念。于是,他選擇在全校開會時直接提出這個問題:“我很少考慮會不會得罪人。”最終,他的堅持獲得學校的重視與回應。
最開始提出不同民族學生同班教學時,也遭到了反對。“他們的理由是兩個班基礎完全不一樣,不分班怎么上?但我也是從農村來的,如果當時清華大學‘照顧’了我,可能我的普通話到現在還說不利索。”周遠翔用自己的經歷證明,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才是對學生最負責任的做法,“既然來上學,就努力跟上。”今年,他堅持了兩年的“同上一堂課”提議開始在新生中推行。
兩年多來,從調整研究生課程設置,到提議實施漢族和少數民族不再分班教學、“同上一堂課”,周遠翔在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完成了一項項教學改革。
身體力行帶動周圍師生
拼搏的勁兒是會“傳染”的。申報課題、積極與社會業界接觸、科研教學兩手抓……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師生們受到周遠翔的激勵和感染,也開始“拼”了起來。
“現在無論老師還是學生的拼勁兒都很足。周老師還會帶我們去與清華大學聯合組建的教育教學基地做研究,讓我們的想法得以在先進的科研平臺上得到實現。”新疆大學博士生姜貴敏去年成功申請了“自治區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這給了同學們很大的信心。
愛拼就會贏: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成功獲批“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并在第4輪全國學科評估中獲評C+;往年學院僅有兩三人申請的“自治區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2018年申請人數量增至20多個;隨著周遠翔親自帶著學院師生去當地企業交流,師生們不斷了解當下行業需求的同時,學院的知名度也逐漸在當地打開;他還依托清華大學學科平臺,積極籌辦新疆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周遠翔一家四口分處四地,母親有時會埋怨他:“你老跑那么遠干嗎?”但他想得更多的,卻是在僅剩一年的掛職時間里,還能多做些什么。周遠翔說,教育的改革是一項長期任務,他希望再盡力多做幾件事,讓學院變得更好。
師從周遠翔的清華大學博士后張云霄將導師的言行都看在眼里,也為老師的拼搏和付出所感動。他認為,導師對自己有著很大的影響。“我馬上也要出站教書了,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和周老師一樣的老師。”張云霄說。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周遠翔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