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滕州市政協開展“鄉村振興委員行”活動掠影
“俺們怎么都沒想到,家門口祖祖輩輩都當垃圾坑的臭水溝現在成了大家伙的聚寶盆了。段書記帶領俺們成立合作社,改造塌陷地,種藕養魚,集體收入增加了,鄉親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盛夏時節,山東滕州的鄉村美得令人流連忘返,濱湖鎮人民莊村村民王慎強看到村里的變化開心地說。王慎強口中的段書記,是滕州市政協委員、人民莊村支部書記段成憲。這是他積極參加市政協開展的“鄉村振興委員行”活動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
今年1月,滕州市政協主席宗大全號召全市政協委員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委員行”活動,“廣大政協委員要緊緊圍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點、難點工作,發揮‘橋梁紐帶’‘參謀智庫’‘互助幫扶’‘民主監督’作用,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政協方案’、交出‘政協答卷’。”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390多名政協委員,根據市政協統一部署,按照界別組聯系鎮街,紛紛進村入戶,深入調研、主動參與、積極作為,助力鄉村振興。
市政協農業農村委主任陳冰帶領部分農業界委員深入濱湖鎮、大塢鎮、東郭鎮、西崗鎮和部分企業調研。“農村空心化、農業邊緣化、農民老齡化”的“新三農”問題是委員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李體巖委員呼吁,要激勵和吸引更多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從建設宜居宜業生態環境上發力,打造吸引人才的環境“寶地”;從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上發力,全面構筑農村人才的資源“高地”;從吸引人才政策上發力,打造匯聚人才的政策“洼地”。單金鳳常委建議,要堅持“內挖”與“外引”相結合,“準入”與“退出”相結合,“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探索創新工作機制,為優化提升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提供可靠保障。
委員們充分發揮界別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助力鄉村振興。經濟界委員把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通過“公司(企業)+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電商+農戶”等模式,引領、培育、扶持、壯大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農業界委員把工作重點放到改變農民生產經營觀念、調整種養產業結構、普及實用技術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工商聯界委員發揮聯系面廣的優勢,為招商引資、產業轉移、農民創業牽線搭橋,拓寬群眾致富渠道;衛生、社保界委員積極開展義務服務活動,為群眾診病送藥、開展醫療救助;教育、科技、工會、文藝等界別委員扎實做好科技推廣、文化進村、技能培訓等方面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自活動開展以來,滕州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反映社情民意300余條,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200余條,撰寫提案、調研報告等200余篇,被黨委、政府吸收采納160余條,有效促進了滕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此外,為進一步推進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市政協還組織開展了鎮域路域環境整治視察活動,找出了全市環境衛生的短板差距,明確了今后工作重點和方向,提高了各級干部的執行力,增強了工作的實效性。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市政協 活動 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