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求職平臺數萬元出售“企業內推”名額 業內稱不可能

2019年08月15日 09:44 | 來源:中國之聲
分享到: 

據中國之聲報道。隨著秋招即將到來,一些線上求職中介平臺在通過廣告面制造“工作難找”的求職恐慌同時,又聲稱有招聘“內部資源”“綠色通道”,推出高價“內推”、“保offer”等項目,收費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給這些中介平臺交了錢就可以保證錄取?這個“企業內推”究竟是什么?把錢交給這些中介,就一定能受到企業的青睞嗎?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學生在畢業生就業雙選會現場尋找合適的職位。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求職中介稱與企業合作,可保證就職,收費數萬元

通過搜索引擎查找“內推招聘”、“內推名額”可以找到大量相關培訓網站。但拿到各大企業內部推薦的名額并非免費,不少所謂的內推名額都附帶著高額的培訓費用。

求職平臺職業蛙稱“4萬至6萬元的付費保offer項目有內推名額,可直通筆試或面試環節。”職業蛙稱,平臺跟數百家大企業合作,享有大企業“綠色內推”的優勢,如果企業需要實習生或有用人機會,平臺可優先推薦付費學員。免費學員很難拿到這些機會。

記者聯系求職平臺“職業蛙”,對方承諾會給學員提供完整的求職服務,從職業測評與認知、簡歷修改、網申輔導、筆試練習,到群面、技術面試、行為面試輔導等等一站式的服務。學員需要交納的費用,會根據不同項目與不同的服務內容,從1萬到5萬不等。

職業蛙客服:“里面有非常多的在招信息、內推機會等等去提供,是一站式的服務。如果說是保offer的項目,我們會保障學生拿到滿意的全職offer,費用差不多會在45000左右。不保offer的話,費用是18999。

而對于求職者們普遍關心的內推公司,“職業蛙”的客服人員甚至表示,目前平臺已經與上千家知名企業合作,承諾一定會幫助學生去到大平臺的公司。

職業蛙客服:“我們做的是高端求職教育,主要還是奔著大平臺去,合作的大平臺公司有2000家左右,比方說網易、BAT、小紅書、攜程等等。”

中介稱確保錄用,未錄用可部分退款

一些求職平臺稱學員可享受在職員工輔導,最大限度掌握“內情”。

記者在“面包求職”網站上發現,其小班課程、烘焙計劃等,價格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在其網站上的內推崗位列表里,都顯示著“學員按照內推規則投遞至內推郵箱(非面包學員不能享有該服務)。”

記者隨后撥通了“面包求職”的咨詢電話,對方表示只要付費買了烘焙計劃的課程,就一定會有內推和拿到offer的機會。

工作人員:“我們這個是保證最后的結果的,保證全職結果的。”

記者:“就一定會給我內推是吧?”

工作人員:“是的是的。”

不過,和其他求職網站一樣,面包求職表示,如果沒能幫助求職者找到理想的工作,那么他們根據協議也會退款,只不過不是全額退還。

工作人員:我們會有一些培訓的費用。

愛思益求職的客服則說的更加明確,要報名一萬元以上的項目,才給企業內推機會,花錢少的,根本不可能:“包含內推的一個項目,我們這邊有12800的,29800的,還有49800的。但是課程其實是不一樣的,一萬多以下的沒有內推,內推最便宜的是14800的。”

業內人士稱保內推幾乎不可能,類似服務都是騙人的

針對企業員工授課、與求職平臺內部合作等相關問題,屢屢上榜培訓機構“內推名單”的騰訊公司和字節跳動都對外宣稱,沒有相關合作,也不允許員工私下代表公司對外進行任何指導。

從事多年獵頭工作的周先生告訴記者,所謂的企業內推,是企業為了節省公開招聘所需要的時間,讓企業內部員工進行推薦并對員工進行相關獎勵,其原動力是用更少的時間找到更好的人才,像這些培訓機構讓學員花錢買課保證內推機會,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求職者是不需要花一分錢的,招合適的人進來,那公司會給一些獎勵,可以幫公司來去減少他們自己招聘的成本。

周先生認為,企業內推的原動力就在于員工是最了解企業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真正得到內部推薦的人,肯定比“海投簡歷”要順利,但如果“花錢買課就能拿到的內推”,與企業要求大相徑庭,也不會得到更多的優勢:“這種內推的優勢就在于,因為企業內部的人了解這個行業,有行業的人脈和資源,同時了解公司,所以推薦過來的人,往往能夠匹配公司的招聘需求。但是公開招聘可能渠道會多,但是人選質量可能不好保證。”

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王女士向記者介紹,這些所謂的交錢就能拿到“與上千家知名企業內推機會”等宣傳,都是騙人的,只花錢購買內推,不打磨自身實力,還是白搭:“對于有些企業打出來綠色通道、保證拿到offer,這些肯定是謊言。因為對于企業方來說,招聘錄用的決策,不是培訓機構所決定的,一定是企業方所決定的,而且企業方的錄用決策也不是一個人說了算,是幾方共同去面試,甚至是交叉面試共同做的一個決策、如果專業能力不行,只是花錢買了這些課程,你100%不會應聘成功的。”

北京市天平(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歐衛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求職平臺在未取得企業同意的情況下以“企業在職員工指導”“內推”為幌子招攬生意,屬于欺騙或者誤導消費者,涉嫌虛假宣傳,而“保錄取”則涉嫌合同欺詐,相關監管部門可以依法對其進行處罰。

記者:任夢巖、孫永(見習)、唐國榮(見習)

編輯:曾珂

關鍵詞:求職平臺數萬元出售“企業內推”名額 業內稱不可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