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1+N”的居家養老實踐
通訊員 陳化先 記者 徐雅金
近日,南昌下著雨,年近70歲的萬喜梅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摔傷腿后,還能在家附近進行康復治療,白天有社區護工護理,兒子下班后接續照顧。她見到記者后,眼含淚水,一個勁地夸居家養老模式好。
是什么讓老人如此激動?原來,她享受的是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正在探索的公建民營的居家養老,這種模式是集預防、醫療、照護以及生活支持等一體化的照護體系,核心是養老不離家不離社區。
近日,記者深入青云譜區,探訪“1+N”的居家養老發展情況。
引入社會力量
豐富居家養老內涵
說起當地的居家養老,還得從2010年說起。當年,作為江西省老齡化程度高的縣(市、區),青云譜區在全省率先投資建設16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由社區居委會代為管理。在運營過程中,社區居委會因人才和管理經驗的缺乏,運營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的社區一度出現困難。
為此,該區轉變思路,引入有實力的社會力量進入社區居家養老行業,政府在人才培訓、服務用房、站點建設、站點運營等方面給予支持。
2015年,經公開招投標,政府建設的青云譜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由中標企業代為運營,該中心除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還將電子閱覽室、日托室、健身室、康復室等免費或低價對外開放。
2017年年初,青云譜區引進江西慈孝竹居家養老有限公司,依托公司在智能養老、醫養結合、健康管理方面的優勢,選擇10個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這種引入社會力量的形式既引進了人才和先進的管理,又減輕了政府的負擔。
目前,由該公司打造的“1+N”居家養老模式正在穩步推進,“1”是指慈孝竹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總部,“N”為若干個聯動社區服務站。2018年,該模式受到老年人的歡迎,社區服務站由原來的10個增加至13個,老人只需一個電話即可隨時就近申請助醫、助浴、助潔等服務,申請服務累計4萬多人次。
完善服務
滿足多元化需求
3月27日,家住青云譜區惠民社區的余先生由于出差在外,妻子白天上班,無法照顧年邁的父親,通過江西慈孝竹公司開發的智孝App,向服務中心下單,希望護工為他父親提供日間照料。接到訂單后,系統立即派單,惠民社區慈孝竹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工作人員立即前往并進行助潔、助餐、助行等服務。“這些短期居家服務雖然在市場上也能找到,但是價格太貴,還難讓人放心。還是這種具有公益性質的居家養老服務既讓人放心,又很劃算。”余先生說。
“上門洗發、理發每次20元,上門診療2小時內80元……”記者在惠民社區慈孝竹居家養老服務站看到,這里對每一項居家養老醫療服務項目都明碼標價。服務站點工作人員表示,整個服務站點具備衛生服務站、家政服務站、老年活動中心的功能。
“我們要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和服務形態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構建涵蓋預防、醫療、照護、住宅以及生活支持等照護體系,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態、不同家庭照顧基礎的老年人及家庭個性化、多元化服務需求。”青云譜區民政局局長李斌說。
為此,江西慈孝竹公司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智能硬件等高新技術,通過“硬件+軟件+服務”的智慧養老模式和“1+N”的運營模式,實現智慧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公司還與南昌市第三醫院、南昌大學附屬三三四醫院合作,與就近社區衛生服務站簽訂醫療衛生服務協議,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從而實現醫生上門、康復理療、中醫推拿等服務。同時,公司還開發了助潔、助急、助行等居家服務,增加了日間照料、老年大學、保潔、旅游等生活服務。
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深受老年人喜愛,他們不僅愿意參加服務站的廣場舞、義診等免費活動,還積極報名旅游、針灸等有償活動。
呵護居家養老產業
良性運轉
“養老服務市場需求雖然很大,但主要集中在低層次的消費,且養老產業投入很大,培育市場周期長,企業不僅需要增強自身競爭力,更需要社會環境和政策體系的支持。”江西慈孝竹公司董事長李俊說。
2017年,青云譜區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楊瑜萍多次呼吁,居家養老服務市場不能單靠政府投入,這不僅使政府財政壓力劇增,還無法完全激發市場活力。要加大扶持力度,在土地、稅收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讓社會力量在居家養老產業中覆蓋面越來越廣、服務越做越好。
一直關注居家養老的全國人大代表蔡細春在江西慈孝竹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調研后表示,居家養老屬于社會福利服務,而社會福利服務理應由政府、社會組織、家庭、社區等共同負擔,但目前不少居家服務養老機構資金上單兵突進,缺乏運營補貼,處于微利甚至賠本的尷尬局面。在養老市場尚未成熟的大環境下,居家養老顯然需要政府在政策和經濟上給予傾斜性照顧,甚至鼓勵醫保報銷居家養老相關項目,以幫助其渡過難關。
據悉,青云譜區將探討政府購買服務的工作模式,讓貧困戶享受居家養老服務;還將通過設立居家養老保障基金等,給社會力量提供合理的經濟支撐。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養老 居家 家養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