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鋤麥家家趁晚晴 又是一年春耕時

2019年04月02日 16:30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當前,全國各地由南向北陸續進入春耕時節。今年春耕有啥新變化、新風貌?在鄉村振興政策的引導下,透過春耕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哪些新成效、還需補哪些短板?我們一起聽聽來自春耕一線的聲音。

B20190402002-zx7

藏糧于技科技改變耕作

俗話說: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為先。陽春三月,行走在鄉村的田間地頭,處處看到的都是農民們忙碌勞作的身影,聽得到旋耕機的轟鳴,聞得見泥土的清香。

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截至3月29日,全國糧食作物已播6150萬畝,占意向種植面積的6.4%。油料已播10.7%。早稻已育秧76.8%,已栽插11.3%;中稻(一季稻)已育秧17%;春玉米已播4.4%;春小麥已播20.3%;薯類已播27.3%。

鏡頭定格在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東坡村,今年農戶們有了新幫手———玉米套種柴胡播種一體機,從傳統的刨坑、下種、覆土,到如今的一次“成型”,釋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村民張太增告訴記者,他平時耕地的時候,按傳統的做法,半天是一分左右,但是這個小機器,半天就能弄一畝地,“這個東西實在是太好了”。

嘗到了甜頭,張太增“科技種田”的勁頭更足了。

河南省鶴壁市浚縣30萬畝高標準糧田里,返青的小麥已經長到小腿高。春耕時節,除了一輛大型的智能噴灌機正在噴灑水肥混合液,一望無際的麥田里竟然看不見一個農民勞作的身影。

“過去種田在地上,現在種地在天上。”張玉峰是浚縣的一名種糧大戶,他承包了2000多畝地,春耕植保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用3臺無人機施肥打藥,不到3天就全部干完,是過去人工作業效率的幾十倍。

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成果轉化推廣不斷加強。在田間地頭大展身手的“新玩意兒”“黑科技”,正是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生動縮影。比如,為一些農產品貼上二維碼,掃一掃就能追溯農產品的“前世今生”;一些地方,無人駕駛的拖拉機牽引著播種機,在北斗衛星導航指引下自動播種。“事實證明,從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到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再到提質增效的現代農業,農業科技大有潛力、大有可為。”施衛東這樣說。

施衛東表示,“十三五”規劃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保障我國糧食生產和安全的必然選擇。應鼓勵企業開展高端農機裝備工程化驗證,加強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孵化培育一批農機高新技術企業、探索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的農機產品研發、生產、推廣新模式。通過農機制造、銷售、服務、作業控制以及合作社服務管理、金融需求等多鏈條多環節的信息化,推進農機裝備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同時,瞄準重點產品關鍵技術,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農機裝備,借助“一帶一路”國際農業裝備產能聯盟及對外援助項目,推動先進農機技術及產品“走出去”。

農業現代化補短板要這樣干!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甘肅隴中地區,時下,正值春耕生產大忙時節,放眼安定大地,在希望的田野上處處展現著春的信息:莊稼人或機械整地,或搭棚固架,或運送土肥,或覆膜點種,這些都是我眼前春耕生產美麗畫卷,孕育豐收新希望。”全國政協委員、甘肅凱凱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描述當地的春耕景色。

定西,位于甘肅省中部,這里氣候干燥、降雨量少,耕地大部分屬旱地,特別適宜馬鈴薯生長,是我國重要的馬鈴薯生產基地。

“從農歷正月初五開始,每天能往全國各地發20多車的種薯。這是我們的主打產品,也是當地群眾脫貧的‘寶貝’。”李愷告訴記者,近年來,定西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種薯主要銷往全國馬鈴薯主產區,部分出口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當地已形成種薯繁育、標準化種植、品牌營銷全產業鏈發展體系。

“農民朋友講求的是收獲效益,什么好,就種植什么;什么能夠帶來大效益,就重點發展什么。”李愷表示,轉變思路地生金。如今的定西,在馬鈴薯產業上,從過去銷售鮮薯到如今生產銷售良種,成功破解了“卡脖子”瓶頸,實現了優質種薯的脫毒全覆蓋,讓全區種薯企業、合作社和廣大薯農嘗到生產馬鈴薯的甜頭、獲得更多收益。

對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補農業農村短板,李愷有著自己的思考:在鄉村振興政策的引導下,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拓展思路,按照“項目資金跟著貧困村戶走、貧困戶跟著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跟著市場走”的“四跟進”模式,著力構建企業、合作社、貧困戶之間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產業發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多重效應,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同時,優先滿足“三農”發展的要素配置,讓城鄉要素要能夠自由流動起來,實現平等交換,推動要素向農村流動.

此外,李愷表示,發展高效農業和產業化經營,通過三產融合把鏈條豐富的產業留在農業農村,進一步健全小農戶、規模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主體以及龍頭企業之間的利益連接機制。同時擴大交易半徑,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

全國政協委員、長春市政協主席綦遠方的思考是,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讓農業科技成果真正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在繼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激勵機制,搭建平臺,暢通渠道,著力構建公益性與商業性協同的農業科技推廣社會化服務體系。

編輯:秦云

關鍵詞:春耕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