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收藏鑒寶頭條收藏鑒寶頭條
《永樂大典》的聚散離合
《永樂大典》成書于明永樂六年(1408年),是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計22937卷(含目錄與凡例60卷)、11095冊、約3.7億字,收書七八千種,保存了明永樂朝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被稱為典籍淵藪、佚書寶庫。1562年,嘉靖帝又命重錄一部《永樂大典》,自此,大典遂有永樂正本和嘉靖副本之分。
正本在隆慶以后不知所蹤,下落成謎;副本亦是命運多舛,屢遭劫難。目前,海內外存世僅400余冊,不足原書的4%,令人扼腕嘆息。
這部“合古今而集大成”的皇皇巨著,由于其珍貴的文獻價值和不幸遭遇,為后世留下了諸多故事和待解之謎。
編修緣起、過程及嘉靖重錄副本
明太祖朱元璋喜讀雜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書庶吉士解縉上言:“臣見陛下好觀《說苑》《韻府》雜書與所謂《道德》《心經》者,竊謂甚非所宜也。《說苑》出于劉向,溺于妄誕,所取不經。《韻府》出元之陰氏,抄緝穢蕪,略無可采。陛下若喜其便于檢閱,則愿集一二志士儒英,上虄唐虞夏商周孔之華奧,下及關閩濂洛之佳葩,根實精明,隨事類別,勒成一經,上接經史,豈非太平制作之一端也歟?”
明太祖稱善,但由于解縉恃才傲物等原因,修書之事未能啟動。1398年,朱元璋又命侍讀唐愚士等人輯“經史百家之言”為《類要》,然而當年閏五月即駕崩,修纂之事隨之擱淺。
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意圖以文治籠絡人心,于是對解縉等說:“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帙浩繁,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六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解縉等受命召集百余人,組成修書班子,于南京文淵閣設局開纂。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修成進上,賜名《文獻大成》。但朱棣并不滿意,認為收書不夠,尤其是宮廷新入藏的圖書未能收入,于是在永樂三年,又命姚廣孝與解縉等重修,這次延攬四方文儒宿學達二三千人。
永樂五年(1407年)書成,姚廣孝進呈《永樂大典表》,朱棣審閱后甚為滿意,親自撰序,正式定名《永樂大典》。永樂六年冬,清抄工作全部完成,計22937卷,11095冊,大體10冊一函套,分裝1000余函。
《永樂大典》皆用明黃色絲絹包面,開本闊大,極具皇家富貴氣象。紙張采用以桑樹皮和楮樹皮為主要原料的皮紙,“繭素燦如雪”,是書寫的極佳用紙。全書正文用明代官用楷書“臺閣體”抄寫,書法秀麗工整,還配有大量插圖,形象逼真。
《永樂大典》修成后,最初藏于南京文淵閣,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大典亦隨之來京,先藏于左順門北廊,后移至文樓。可以說一直深藏于禁中秘府,即使內閣重臣也無權翻閱。而明朝皇帝大多并未直接利用過此書,僅有弘治和嘉靖兩位皇帝真正閱覽過。
嘉靖帝崇信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案頭常置大典若干冊,便于隨時尋求養生良方。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奉天門、華蓋、謹身三大殿被燒毀,嘉靖帝擔心殃及附近文樓貯藏的大典,一夜之中傳諭三四次下令搬遷至古今通集庫,使大典幸免于火海。
為防不測,嘉靖帝決定重錄一部大典。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正式任命高拱、瞿景淳負責校理繕寫《永樂大典》副本。重錄工作直到嘉靖去世次年,即隆慶元年(1567年)才大功告成,共耗時5年,嘉靖副本與永樂正本在內容和外觀上別無二致。副本一直收藏于皇史宬,直至清雍正年間開三禮書局,才搬遷至翰林院。
編輯:楊嵐
關鍵詞: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的聚散離合 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