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
戰國至漢代,是玉器史上獨樹一幟的錯覺藝術時代,制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種龍獸造型,它們的形體雖然靜止不動,卻能創造出動態的錯覺。這種變化莫測的身形,使視覺如同處于現實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驚訝。本展覽定名為“實幻之間”,即試圖透過視覺的變化,探討玉器創作的技巧,以及觀看者為何會產生錯覺的視覺原因。
此次展覽共展出戰國至漢代精選玉器212件,其中清宮舊藏有114件,新入藏者為98件,展品件件具代表性,不僅可呈現此時代璀璨紛呈的藝術美感,也足以說明這個時代的玉器故事。戰國至漢代玉器追求動態錯覺的目標盡管一致,身形也依循相同的蜿蜒體態,但作品的錯覺效果卻截然不同,如戰國玉龍是足爪錯置、動靜互見的平面形式,而漢代玉獸則為身形扭轉、張弛各異的立體形態。為了探明這些問題,展覽共分四個單元來理解。
玉辟邪
玉帶扣
龍紋玉佩
第一單元“動感十足的玉器時代”,展出戰國和漢代各式玉器,說明不同形制或造型對視覺力量、平衡感以及動態感的影響,并且透過群組分辨出蛇身和獸身的區別。第二單元“戰國至漢代玉器的藝術風格”,透過展品選件,了解戰國玉器喜以“蛇”為設計原型,故作品具有平面延展的特色。相對于此,漢代傾向以“獸身”為形式,使得漢代玉器具有立體扭轉的特征。第三單元“感知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對話”,從1919年獲得驗證的廣義相對論,提出視覺所認為的現實可能是錯覺,而視覺認定的錯覺有時反而更接近真實的物理世界。以此觀看漢代各式玉神獸扭曲變形的身軀,雖然看來是不合常理的錯覺,卻可能更符合真實世界。第四單元“引人入勝的錯覺藝術”,探討戰國和漢代的制作者如何運用最簡單的視覺原理,在蛇身和獸身不同的創作原型之下,設計出匠心獨具的各式杰作。
龍紋玉佩
玉飾
本次目的在于重新探索玉器制作者的創意,并期待觀眾由此成為跨越時空的玉器知音。展覽最后亦羅列數件玉器,提供觀眾分析作品創意的機會。
編輯:楊嵐
關鍵詞:玉器 漢代 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