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浙江:“標準地”改革撬動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杭州8月15日電 題:浙江:“標準地”改革撬動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馬劍
土地摘牌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僅用時26天,全程“最多跑一次”,部分費用政府“買單”,從事智能家居產品生產的浙江諸暨店口人李云海沒有想到,和8年前第一個投資項目相比,第二個項目在店口的落地竟然如此快捷便利。
資料圖
李云海的經歷是浙江省積極推進“標準地”改革的一個縮影。作為深化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浙江大地上興起的“標準地”改革為撬動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推動政府從簡政放權到全面創新,不斷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企業拿地找市場不找市長”
所謂“標準地”,是指在完成區域評估基礎上,帶著容積率、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單位能耗標準、單位排放標準等至少五項基本指標進行出讓的國有建設用地。國有建設用地帶著指標出讓并非新鮮事,但能耗標準、環境標準、產出標準等則是在“標準地”改革中首次亮相。
“8年前的項目從摘牌到開工建設整整花了一年半,不瞞你說我是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李云海用高效、省心、減負三個關鍵詞來形容這一轉變,“以前是企業跑,現在政府跑,企業拿地找市場不找市長。”
工業企業投資項目用地配置不夠精準,行政審批等環節耗時費力效率不高,一直為項目投資者詬病。2017年8月,作為浙江省首個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的德清縣,勇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通過“標準地”制度實施讓企業投資項目實現“最多跑一次”。
浙北的德清縣高新區,2017年9月底拍出的浙江省首宗“標準地”上,一座科技創業園正在拔節“生長”。
在“標準地”改革中,企業通過對標競價,按照約定條件取得出讓土地,可選擇常規審批或承諾制審批。對選擇常規審批的項目實行“一窗服務”。對選擇承諾制審批的項目,由相關部門制定項目具體標準和條件,企業書面承諾并經公示后,審批部門做出許可決定,企業可以開工建設。
找準“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黃金結合點
在德清縣試點基礎上,浙江今年已將“標準地”改革經驗推向全省。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級以上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產業集聚區、特色小鎮等重點區域共出讓工業用地“標準地”169宗,總面積約10080畝。
在“標準地”改革的基礎上,湖州市提出畝均稅收30萬元以上、畝均固定資產投資強度400萬元以上和畝均產值500萬元以上的“345”項目準入指導性標準。在金華市,“標準地”項目涉審中介事項費用由政府買單,據發改部門測算將每年減輕企業負擔1000余萬元。
諸暨市依托“標準地+承諾制”,實現了企業從取得土地到開工建設最多30天的目標。“通過建立企業守信失信名單,加快推動土地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懲的良好風氣。”諸暨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趙輝說。
“明碼標價”讓項目“進門”的背后,是這一東南沿海民營經濟大省探索找準“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黃金結合點的努力。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固定資產投資處副處長劉暢表示,“標準地”改革在有效發揮政府作用的同時,將更好實現以市場化方式招引遴選高質量項目落地。
吃“改革飯”起家的浙江在推進改革過程中注重系統思維,使得各項創新舉措聯動服務于發展大局。通過達產復核后,“標準地”項目進入正常運營階段,轉為按“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管理,相關評價指標有機銜接,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閉環監管。
一塊地引發的改革讓多方受益
這項一塊地引發的改革讓多方受益。對縣域發展來說,“標準地”改革推動土地節約集約化利用,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和以前相比,企業拿地會更加理性,注意量入而出、適度消費,推動企業產業提檔升級,增加畝均稅收。”趙輝說。
李云海的企業將于2019年投產,有了發展空間,他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李云海說,“標準地”改革讓企業跳過中間煩瑣的行政審批環節,真正做到了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
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標準地”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2018年底前,各設區市所轄的省級以上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省級產業集聚區、省級特色小鎮等重點區域新批工業用地不低于30%按照“標準地”制度供地,以“標準地”制度供地的企業投資項目實現開工前審批最多100天。
其中明確,鼓勵各地對已取得工業用地使用權的企業投資改擴建項目執行“標準地”制度。探索將“標準地”制度向生產性服務業等項目延伸。
浙江省省長袁家軍表示,“標準地”改革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有利于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有利于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最終目的是推進高質量發展。浙江將深入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標準地 改革 項目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