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一諾千金!這10%的貧困群眾,總書記一直記掛
央視網消息:“你們可是給俺幫大忙咧!小子(兒子)工作好,俺有活干,還能照顧媳婦兒和老母,活樂撒(高興啊)!”說這話的是河北南皮縣馮家口鎮車官屯村貧困戶張淑同,他邊說邊抓著駐村第一書記趙博飛的手,笑得合不攏嘴。
在與南皮縣相距近兩千公里的四川珙縣底洞鎮利民村,貧困戶周建均說起近三年生活的變化,幸福溢于言表。由于一家四口中,三人有殘疾,2014年,周建均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三年的奮斗,如今,他家280平方米的養牛場存欄6頭牛,種著十余畝桑園,又新建了113平方米蠶房,“今年,光這四季蠶起碼要收入3萬元以上,另外再增加養殖十頭牛。”周建均信心滿滿地說。
經歷不盡相同,幸福的笑容卻大抵相似。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有個共同點:都是貧困殘疾人家庭,并且家中都不止一名殘疾人。目前,在全國3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殘疾人有281萬,約占10%。文中提到的這兩個家庭,只是這10%建檔立卡貧困殘疾戶中“不等不靠”努力脫貧的一個縮影。
“言必信,行必果。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相較于一般貧困家庭,殘疾人及其家庭的貧困程度更深,致貧原因更為復雜,脫貧難度也更大。尤其是對于農村殘疾人的貧困問題,國家非常重視。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殘疾人扶貧的政策文件,為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如期實現脫貧提供了政策保障。
脫貧攻堅 質量放于首位
周建均夫妻倆辛勤勞作
“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扶貧從“打贏”向“打好”轉變,這就需要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科學確定脫貧時間,不搞層層加碼。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2014年,四川珙縣底洞鎮利民村貧困戶周建均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4口人中,殘疾人就有3個:周建均右眼視力模糊,左眼無光亮,他的妻子左小腿截肢,大兒子又患有癲癇、智力障礙和精神疾病,當時家中還有一個女兒在讀書。四川省殘聯工作組入駐利民村后,對像他家這類情況的進行了重點幫扶。周建均說,從那時起,他心里就亮起了一盞希望之燈。
2014年底,周建均利用產業扶貧資金12000元購買2頭牛,母牛不久便下了小牛犢。2015年,當貧困戶扶貧貼息貸款實施后,在幫扶干部的協助下,他在自家屋邊修建了280平方米的規范養牛場,準備大干!首先申請了小額貸款5萬元,選購了8頭小牛,同年即獲得建場補助和良繁母牛補助共計8萬元。周建均信心倍增!就這樣,視力模糊不清的他與行動不便的妻子一道起早貪黑地種草割草,飼料裝卸,出糞清掃,消毒殺菌,整天充實地忙碌著。別看全家舉債11萬元,但當年售賣的11頭牛,就拿到近8萬元錢。2016年,他又通過農民工返鄉創業基金貸款4萬元,還向村上借支產業扶貧周轉金2萬元,增添了9頭母牛,最多時候養牛場達到了22頭存欄量。當年周建均一家就順利脫貧摘帽。
2018年5月,當珙縣殘聯工作人員再次來到周建均家時,除了280平方米的養牛場存欄6頭牛之外,他又新建了113平方米蠶房已經開始養殖春蠶,栽種的十余畝桑園也已經可以采摘,自家的3畝水田也在同族弟兄的幫助下耕種完畢,19歲的小女兒在成都找到了工作,能夠自食其力。正是當初那盞明燈指引,周建均一家才得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出屬于自己的幸福!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殘疾人 脫貧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