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有個好支部 帶動一村富

2017年12月20日 10:01 | 作者:高炳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黨支部。”

走進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淳化縣,基層黨組織帶動下的產業脫貧實踐如火如荼。蔬菜種植、葡萄栽植、畜牧養殖……鄉村黨員從一家一戶發展的“小舞臺”,轉變成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大天地”。

近年來,淳化縣委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制定了“支部引領、黨員示范、服務群眾、脫貧致富”的工作思路,努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脫貧攻堅邁開大步子。

支部堅強引領,百姓鼓足干勁,共同奏響淳化產業扶貧交響曲。

北塬村——

支部引領 結對幫扶

“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咱不能‘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咱要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在鐵王鎮北塬村黨支部會上,支部書記袁述平的話,引得大家拍手稱贊。

多年前,北塬村大多數群眾居住在臨溝的土窯洞內,“窮得遠近聞名”。2006年以來,村民分三批遷到塬面,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大棚菜產業,相繼富裕起來。

2015年底,淳化縣委向全縣95個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和幫扶單位。北塬村黨支部一班人卻認為,只要有好政策,不用派人幫扶,村里也能發揮好黨組織作用,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對于村里25戶73名貧困人口,北塬村黨支部明確了“村內結對互助幫扶”的工作思路:村委會4名成員每人包扶兩戶,其余5名黨員和12名入黨積極分子及致富帶頭人,每人包扶一戶,與25戶貧困戶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幫扶產業選定“短平快”的大棚蔬菜。

“以前靠種地,日子過得恓惶,屋里窮得叮當響。”回憶起兩年前的生活,貧困戶陳江東滿是感慨。妻子患重病、孩子僅3歲,生活重壓下的他舉步維艱。

“我是黨支部書記,肯定要挑最困難的一戶。”2016年初,袁述平與陳江東結成對子。在支書幫助下,陳江東種的西紅柿大棚,不到半年收入1.5萬元。“靠自己雙手過上好日子,咱心里踏實,臉上光彩!”生活有起色,陳江東也變得活泛起來。

近兩年來,北塬村為每戶貧困戶新建1座蔬菜大棚。對有勞力、有資金的貧困戶,收益歸個人所有;對勞力不足、無資金的特困戶,包扶黨員幫基礎設施、幫技術指導、幫蔬菜銷售,按照一定比例與被幫扶人效益分成。

黨員示范帶動,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北塬村率先在淳化縣蹚出自主脫貧的新路子。去年,村里新建25個大棚,棚均產值超過1.5萬元,貧困戶人均最低收入5000元。按照當初約定,互相結對的21名黨員與貧困戶,到年底應按比例分紅,但均被幫扶人謝絕。

“他們暫時錢緊,幫扶是我們的擔當。”村里黨員說,“貧困戶脫貧了,我們也有成就感!”

咀頭村——

支部引領 脫貧致富

石橋鎮咀頭村位于冶峪河北岸,南望仲山,西鄰泥河溝水庫。走到村口,一溜溜筆直的葡萄架整齊排列,頗為壯觀;村院溝槽間,一座座仿古建筑正拔地而起。

這里曾是淳化縣東的富裕村,蘋果產業遠近聞名。但近年來,果樹不斷老化,產業遭遇嚴冬,群眾收入縮水。過慣了舒心日子的村民,一時茫然無措。

“咀頭村這面旗子決不能倒下!”支部會議上,村支書楊銅川堅定地表示。不久,黨支部帶領180名群眾代表,先后赴楊凌、禮泉等地參觀學習,開闊眼界;請來專家,把脈村里農業結構調整。最終大家決定發展紅提葡萄產業。

按照專家的“四個調整”策略,楊銅川帶領黨員具體實施:對能調不想調的,組織村民外出參觀,解放思想;對想調不能調的,通過土地流轉,解決土地問題;對想調不敢調的,請技術員培訓,解決技術問題;對想調無力調的,通過跑貸款、爭項目或結對幫扶,解決資金問題。

如今,咀頭村的果業種植面積已接近5000畝,還有企業建了溫室大棚葡萄示范園,種植京香玉、京蜜等11種新特優葡萄品種。2016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4萬元,咀頭村再次成為遠近艷羨的富裕村。

貧困戶李小民指著滿園的葡萄樹,掰著手指算了一筆賬:把土地流轉給企業,共2.1萬元;企業免費提供3畝葡萄樹苗,每畝補貼500元;每年帶資分紅,有3000元;在企業打工,每月工資2000元。“我們貧困戶還和企業簽了務工合同,都是長期的。這都是黨支部辦的好事!”

“黨支部就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組織保證。”說起建檔立卡的39戶157名貧困群眾,楊銅川有更高的目標:“不僅要脫貧,還要走上富裕之路!”在黨支部的努力下,渭北風情園、泥河谷博物館小鎮等旅游項目紛紛落戶村里。“風情園征遷了我家舊窯洞,一次給我10萬元,每年還有5000元過渡費。”貧困戶向國強在風情園優先務工,每天工資100元,妻子每天80元。能利用工余閑暇照看自家葡萄園,小兩口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信心。

棗林村——

支部引領 市場帶動

在胡家廟棗林村,有一種玉米論“個”賣,還通過電商賣到了大城市。

“這種水果玉米,6月底下種,國慶節便可成熟。包括35戶貧困戶在內,村里共有57戶種植。”棗林村黨支部書記張初縣很高興:“今年的180畝水果玉米,已經全部賣完,村里人均增收了1494元。”

幾年前,距縣城30多公里的棗林村還被稱為“老大難”。陜西省果業局駐村扶貧工作組到來后,結合當地農業發展傳統,確定了“長槍”(蘋果主導產業)加“短炮”(水果玉米)的扶貧策略。

“這玉米能種活么?就算種出來,能賣上好價么?”貧困戶張有民的疑慮,道出了大伙兒的心思。

“咱們村有御泉水,年平均氣溫9.8攝氏度、晝夜溫差超過16攝氏度,加上1200米海拔的優勢,發展水果玉米再好不過了。”作為駐村工作隊隊長,淳化縣果業中心主任郭閩南給大家耐心解釋:“銷路可以放心,種植風險由政府承擔,每畝地收入保證在1000元以上。”

郭閩南的話,讓張有民心里有了底。他帶頭試種了3畝水果玉米,便嘗到了甜頭:“光麥收后的那茬搶墑播種,我就掙了4400元,看來這水果玉米還真是稀罕貨。”

如今,整個棗林村都在發生變化:國內外的種植專家成了村里常客;標準化矮密蘋果園常常迎來觀摩學習的外地果農;村里正加緊修建與水果玉米種植相配套的冷庫、加工廠……

據統計,淳化縣采取“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共扶持3086戶貧困群眾栽植果樹3299畝、種植蔬菜1677畝、養殖畜禽5萬余頭(只)。全縣共有30戶非公企業與貧困戶簽訂帶資入股協議,發放產業補助資金8470萬元,受益群眾1903戶。

“脫貧致富,全靠黨支部;脫貧步子快,全憑產業帶。”淳化縣委書記劉濤說,“配齊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選準選優農村黨支部書記這個‘領路人’‘帶頭人’,就牽住了‘牛鼻子’。只要基層黨組織的引領示范作用發揮好,‘五級書記’抓脫貧就落實到了基層,脫貧攻堅戰就一定能打好,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就一定能順利完成。”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貧困戶 支部 黨支部 產業 脫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