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醫生用最寶貴的時間面對患者最寶貴的生命
——訪中日友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程靖寧
程靖寧中日友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擅長耳鼻咽喉頭頸腫瘤的手術及綜合治療,喉癌、下咽癌的喉功能保留手術及缺損修復和功能重建。
在父輩的期盼和自己的憧憬中,程靖寧考入同濟醫科大學,帶著老一輩對醫生的崇敬和尊重走上從醫的道路,近20年的成長和歷練,他已褪去學子的青澀,逐漸走向成熟,并在專業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回首來時的路,“有收獲也有苦澀,但堅信未來是美好的。”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
記者:在中日友好醫院已工作近20年,你還記得第一次手術時的情形嗎?
程靖寧:實習期間,手術刀第一次劃在患者皮膚上的感覺依然記憶猶新。當時的患者是局部麻醉,身體有感覺沒痛覺,手術刀劃開皮膚后,血立刻涌了出來,我的大腦瞬間是一片空白,無法用文字形容,看到出血意味著你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不是平時解剖的標本。好在我心理素質還比較好,及時調整心態,配合主刀老師成功完成了手術。也有的同學,第一次上臺看見血就暈倒了,從此不再從事外科醫生這個職業。
工作后的第一次手術是一臺扁桃體切除術,這是我獨立擔當負責的第一臺手術。20年前采用的大都是局部麻醉,手術時,患者雖沒有痛苦,但有意識、感覺和咽反射。手術過程中,需要一只手壓著舌頭,一只手來操作,這需要一定的技巧。因頸部以上神經較豐富,離頭眼部近,患者會有更強烈的恐懼感,咽反射不可抑制,并伴有嗆咳,患者不停地噴血沫出來,我的頭燈、臉上、口罩上都是血沫,當時比較慌亂也心有不忍,但還是比較成功地完成了手術,也成功地實現了由醫學生到臨床醫生的轉變。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更加注重醫學人文關懷,現在三甲醫院做扁桃體手術已經很少采取局麻,而改用全身麻醉了,既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恐懼,也減輕了醫生的心理壓力。
記者:從醫近20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程靖寧: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從實習醫生到住院醫生再到主治醫生、副主任醫師,感覺肩負的責任不同,心理壓力也不一樣。手術不分大小,責任一樣重要,哪怕只是個小手術、哪怕手術方案已非常成熟,術前都需要反復推敲,完善每一個細節;若是復雜手術或者疑難手術,那術前的壓力陡增,需要查盡文獻,充分討論,反復模擬,有時甚至在夢里都會想著明天怎么處理,挑戰的壓力只有到手術開始后才能釋放。外科醫生需要的就是一份情懷,不需要喧鬧的贊譽和光環,唯有內心的安寧和執著,才是堅守這份職業永恒的動力!
記者:什么樣的患者令你印象深刻?
程靖寧:我珍惜遇到的每一位患者,盡我所能為患者提供幫助。那些理解醫生的患者令我心中充滿感動和溫暖,更鞭策自己在臨床工作中盡心盡責為患者服務,在為患者服務的同時,也是不斷自我成長和完善的過程。醫生面對治療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復時,內心體會的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和成就感。
記者:你認為醫生與患者是什么關系?
程靖寧:世界上兩樣東西最寶貴,一個是生命,一個是時間,醫生用最寶貴的時間來面對患者最寶貴的生命,這種關系是非常值得珍惜的。王辰院士曾說過:“世間最美好的關系是親情、友情、愛情,醫生與患者的關系應是世間除卻這幾種關系后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我認為,醫生與患者之間應相互愛護,不應互相防備,愛護患者就是愛護自己的未來,愛護醫生就是愛護自己的健康。
記者:對未來的工作有何憧憬和規劃?
程靖寧:10月20日,我將再次赴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參加斯坦福亞太鼻科培訓。不斷學習獲取世界上最先進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知識是我的職業規劃,我會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外科技能和醫學儲備,以期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從我這里因治愈而受益。
記者:如果人生重來,你還會選擇從醫嗎?
程靖寧:當然,這是我不變的抉擇,雖然有誤解,但也有感動。
20多年的從醫生涯,使程靖寧收獲了眾多親情般的友誼,患者們用樸實無華的方式表達著對他的敬意和感謝。在來數眾多的感謝信中,一位離院年輕患者的來信讓他欣慰:“本以為自己已經很辛苦,比起您每天的忙碌,真是相去甚遠,今后定以您為榜樣,努力工作,快樂生活。”而程靖寧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外科技能和醫學儲備,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因疾病治愈而受益”。
患者是醫生學無止境的永動力
記者:現在正是鼻炎的高發季節,對于那些反復發作的鼻炎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程靖寧:您說的季節性鼻炎,應該是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主要與環境因素和個人過敏體質有關,會對患者日常生活帶來明顯影響,嚴重時還會合并哮喘發作。過敏性鼻炎不能用藥物根治,最有效的辦法是避免接觸過敏源,但通常很難實現,臨床上一般采取口服或鼻噴抗過敏藥物+鼻噴糖皮質激素來控制癥狀。
記者:耳鼻喉科在醫學上應該是個小科吧?
程靖寧:“科”的大小是相對的,所謂的小科可能是指耳鼻咽喉沒有重要的臟器,此處的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心理壓力相對小,治療方法相對簡單或手術較小,患者也不太重視。其實,耳鼻喉科是和大外科平級的二級學科,包含很多亞專科,除眼睛、牙齒、顱內之外,肩部以上的疾病都可以劃歸到耳鼻喉科治療范圍,很多醫院已將其改名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耳鼻咽喉頭頸上連顱底,下通胸腔,疾病往往會延伸至這些部位,傳統地按照解剖器官來劃分科室和治療范圍的方法會導致疾病不能一次治愈,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二次創傷甚至疾病惡化。因此,多學科合作、跨學科融合,按照疾病或癥狀進行臨床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multidisciplinaryteam,MDT)的治療是目前臨床醫學的發展趨勢。
記者:目前,耳鼻喉頭頸外科發展面臨的挑戰是什么?
程靖寧:外科醫生的工作本身就是不斷自我挑戰的過程。突發事件、疑難罕見病、重癥患者,都需要處理得盡善盡美,更需要醫生具有冷靜的判斷、高超的技術、強大的心理、超常的體力。挑戰自我是推動學科和技能進步的動力,也是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必備的能力之一。
當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最富有挑戰的是對顱底、頭頸腫瘤的處理。據臨床數據顯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在中老年發病率較高,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由于頭頸部神經血管密集,毗鄰重要器官,腫瘤的廣泛徹底切除以及切除后形態和功能的修復重建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面臨的最大挑戰。
國外的修復重建一般由修復整形外科醫生處理,我國目前由于各種原因,只能由頭頸外科醫生自己處理,如果頭頸外科醫生不掌握修復重建的技術,疾病的徹底治療就會受到制約,甚至放棄手術。
記者:你在國內和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訪學期間,學習了頭頸腫瘤切除后的修復重建技術,請講一下你印象最深的相關案例?
程靖寧:那是一臺復發的晚期喉癌擴大切除+修復重建術,也是我獨立完成的第一臺游離組織瓣修復術。患者的復發腫瘤已侵入頸部皮膚和阻塞咽腔,且生長迅速,手術刻不容緩。那臺手術從早上九點開始,先將腫瘤擴大切除,頸部的動脈、神經和深部肌肉清晰可見,口底和食道入口呈完全暴露狀態;緊接著進行修復重建術,從患者大腿取下帶血管蒂的皮膚肌肉瓣,重建修復咽腔和皮膚的缺損,關鍵是需要將皮瓣的動靜脈和頸部的血管吻合,這個手術操作難度非常大,在直徑2毫米的血管上環繞縫合了12針,并要確保縫合后的血管和正常管道一樣通暢光滑。這次手術持續將近10個小時,當時從體力和意志上都經歷了極大的挑戰,好在成功堅持下來了,此后隨著技術的進步,手術時間逐步縮短。
編后:
走近才會尊敬。采訪過程中我走進了一位醫生的內心世界,讀后令人心生感慨!多年的寒窗苦讀,成年累月超負荷的體力付出以及心理上面對的非常人的挑戰,而之所以堅守下來,是醫術長進的自我成就感和患者康復帶來的滿足感。編后讓人不禁感慨,這些堅守醫療戰線的醫生群體太需要我們理解、呵護,關愛他們就是守望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和未來!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曾說:“要求醫務人員去關愛患者之前,首先要讓醫務人員得到關愛,因為得到關愛的醫務人員才能更好地去關愛患者。”目前,我國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大多是中青年群體,他們不僅是家中的“頂梁柱”,同時也肩負著繁重的工作和學習,當全社會要求醫生提高醫德醫風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文關懷時,當醫生將聽診器握在手中捂熱再放到患者胸前時,全社會也應該給一線醫生更多的理解和關愛,編者以為,只有患者將醫生當成朋友,醫生將患者當成親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才有利于建設充滿人文關懷的健康中國。
(郝雪)
編輯:趙彥
關鍵詞:患者 醫生 手術 中日友好醫院 程靖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