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對華貿易戰 損人不利己
凌駕于國際法之上,損人不利己
“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責成相關人員重新評估美國與所有國家的經貿關系。此次針對中國的備忘錄應該是這一次評估結束后的舉措。”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接受本報采訪時說,“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很明確,其目標之一就是要改變所謂的貿易不平衡狀態。”
正如特朗普在簽署備忘錄時所說的:“我們將履行競選時候的承諾。”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去年美國在商品貿易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3470億美元,占整體逆差的47%。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屢屢對美中高額貿易逆差開炮,并承諾如果他當選會展開迅猛的反擊,從征收跨境關稅到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不過,特朗普政府此次舉措引發一片質疑聲。
英國《金融時報》稱,如果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升級,引發的連鎖反應是各自的公司都很難在對方國家做生意。特別是,對于在中國已經投下大量資本的美國企業而言,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雙方商業界都在想辦法阻止貿易戰爆發,“誰也不知道這種連鎖反應將產生什么樣的糟糕結果”。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報道引用美國問題專家謝爾蓋·科斯佳耶夫的話說:“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和限制中國對美投資是空洞的威脅,特朗普不會將其付諸實施。”如果美方真的落實相關舉措,最終更受打擊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的經濟利益。
而且,如果真的啟動“301調查”,美國的國際形象也將受損。
長期以來,動用301條款已成為美國處理所謂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一項工具。301條款調查允許美國政府不經世界貿易組織授權就可采取相關措施。近年來,該條款主要在其特別修正案下應用于知識產權保護。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教授朱志群認為,美國如果對中國啟動“301調查”,便是將國內法律凌駕于國際法之上,“這將進一步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得·布朗也認為,特朗普對華啟動“301調查”,使用一項過時的美國貿易法條款,其代價是巨大的,只會讓美中貿易情況更加糟糕。而且,外界對于特朗普上任以來,采取一系列措施破壞了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承諾和幾十年來建立國際合作的努力已早有微詞,而啟動“301調查”則提供了更多“燃料”。
謹慎拿捏尺寸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并不意味著對華貿易戰已經開啟。
根據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報道,美國官員并未透露貿易代表的先期審查將持續多久以及調查程序結束后可能對華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不過,這一調查可能需要一年時間。調查也可能導致美國在世貿組織框架下采取行動。不過根據以往的301條款調查,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中美兩國談判達成解決方案,而不必走到單方面征收懲罰性關稅、向世貿組織上訴或類似的一步。
喬治梅森大學客座授課專家、華盛頓國際貿易圈資深律師史蒂芬·克萊斯考夫強調,這只是特朗普政府的談判手段而已,目的是用威脅在未來的中美談判中獲得更多要價。
“與競選時相比,特朗普的對華態度軟化了許多。”陳鳳英說,“說明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看重,也體現了中國的影響力。”
CNN引用專家的話指出,備忘錄的用詞相當溫和。而且,特朗普并非要求萊特希澤啟動調查,而是責成他決定是否需要啟動調查。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愛德華·奧爾登說:“對一個自我標榜為貿易立場強硬的政府而言,特朗普政府邁出的步子很小。”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也指出,外界曾預料特朗普政府會直接啟動調查。特朗普政府增加這項申請調查的中間性步驟,或許會給雙方一個在調查開始之前協商達成某種交易的機會。因此備忘錄的簽署反映的是美國政府正在采取較為慎重的態度。
《華爾街日報》指出,針對中國的最新調查也標志著特朗普政府在處理貿易政策方面的一個重大變化,意味著一種更有條理、更有分寸的新處理方式可能正在形成。特朗普此前發出的貿易威脅都主張立即采取行動,事先沒有和利益相關方進行廣泛溝通,因而招致商界和和議員的普遍懷疑。
“從備忘錄簽署到決定是否啟動‘301調查’可能需要一年時間。這一年內,中美會有對話有談判。一年之后究竟會有什么結果還很難說。其實說到底,美國依然奉行的是‘胡蘿卜+大棒’的政策。”陳鳳英說,“備忘錄可以說是特朗普政府喊出的‘預備’,而不是貿易戰的‘第一槍’。雙方依然有緩和調整的余地。”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美國 朗普 貿易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