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南京大學曾出土百余文物 國內唯一五代畫作藏于此
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位于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的一座高校博物館,也是江蘇省首家高校博物館,于2002年5月落成開放,館內收藏展示了南京大學近百年來收集、獲贈和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各時代各類文物、金石拓本等。
身世最曲折的一件藏品
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現藏各時代各類文物、金石拓本等共9000余件,數量可觀且不乏珍品。珍品之一——小克鼎是由福開森捐贈的西周青銅器,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這克鼎原為一套,包括大鼎1件、小鼎7件,是公元前10世紀末西周孝王時期傳世品,其年代久遠,保存良好,有極高研究價值,是南大博物館中最具分量的藏品之一。
而館中所藏的戰國方簠則是南大博物館中“身世最曲折的一件藏品”。但這件戰國方簠沒有蓋子。這件銅方簠現在仍在南大,仍是與它的蓋子“天各一方”。
書畫區的展廳北面橫置一幅長約一米的卷軸,上印一幅人物畫,配有多款題跋,這件展品是被南京大學文學院古文字學課程教師魏宜輝稱為“國寶級文物”的《勘書圖》,因為所繪人物正在挑耳勘書,又名《挑耳圖》。魏老師分析這幅畫的貴重之處有三:“一、年代早。如今宋代的字畫已屬罕見,而這幅畫是南唐作品,并為國內唯一能夠確認的五代畫作。二、題跋多。這份卷軸包含了宋徽宗、蘇軾、秦觀等眾多書法大家的題款。三、技法高。畫家王齊翰繪畫技法高超,畫中人物情態逼真,栩栩如生。”
有些文物發掘自腳下
南大博物館的收藏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中央大學文學院和史學系以及圖書館便開始收集收藏殷墟甲骨、金石拓本和名人書法等文物。
歷經重重波折,金陵大學并入南京大學之后,兩股文物得以集聚于南京大學博物館。
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入口處有兩個十分特殊的展區:北陰陽營史前遺址出土物和北園東晉大墓出土物。
北陰陽營史前遺址出土物源于1954年南大在北陰陽營一帶建造校舍,施工期間在這個地區發現大量石器,1958年,蔣贊初先生又帶著一批老師、學生對此進行了發掘。發掘結束后,就由南大保留了其中四個墓葬的發掘資料,其中包括一些陶器、瓷器和玉器。據了解,北陰陽營遺址是明朝南京城城區范圍里唯一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東晉大墓的發掘更是“機緣巧合”,1972年底,南大根據指示在校園內挖防空洞,沒想到挖到北大樓附近時,竟意外地挖出了這個東晉古墓。這個大墓中出土了一大批青瓷器,還有一些陶器和金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叫做金珰的金飾,這是一種舉國罕見的珍品,但在這個東晉古墓中,卻一下出土了4件,讓人稱奇。
此外,在南大鼓樓校區的建設工程中,還先后發現了自春秋戰國時期以至明清時代的古遺址、古墓葬和古井等文化遺跡,出土了數以百計的以陶瓷器為主的歷代文物。
編輯:楊嵐
關鍵詞:南京大學曾出土百余文物 南京大學出土百余文物 出土百余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