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學院不應成為保守的代名詞
1980年代中期,伴隨“新潮美術”的興起,在追求文化現代性建設的思潮下,出現了以張曉剛、葉永青等為代表的“西南生命流”風格,同時,81級、82級中間年齡層推動著鄉土現實主義向象征主義、現代主義風格的轉變。
另一個高峰從1990年代初開始,集中體現在1992年到1998年之間,主要以1993年的“中國經驗”展和1994年的“陌生情景”展為標志,以張曉剛、葉永青、周春芽、王川,更為年輕一代的忻海洲、郭偉、陳文波、何森、趙能智、鐘飆、郭晉、謝南星、張小濤等為代表,他們注重作品對本土文化的“中國經驗”的表達,關注都市文化語境下的生存狀況,強化個人的生命體驗。
2000年以來,四川美院的創作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發展時期,譬如有以日常、微觀、身份、青春話語等為主題的“新現實主義”傾向,有強調圖像與消費時代的“新卡通”;有重視媒介與觀念表達的實驗藝術,也有借助科技與互動技術,并且有跨學科特征的綜合性藝術等等。
回顧過去30多年的發展,四川美院一直是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版圖中的重鎮,各個時期都涌現出代表性的藝術家與代表性的作品。優秀藝術人才的不斷涌現與創作領域所有取得的成績與四川美院長期致力于學科建設、教學改革是分不開的。1980年代伊始,四川美院的藝術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形成了自身的體系與傳統。1982年3月,受文化部委托在校召開了“全國藝術院校創作教學座談會”在當時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老院長葉毓山先生提出的“創作帶動教學”,形成了川美“出作品、出人才”的血統和傳統。1990年代中后期,以油畫系、雕塑系等系科為代表,不斷踐行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進入2000年以后,川美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一方面是完成老校區的搬遷,為建設一流的美術學院夯實硬件基礎;另一方面是打造一流的學科與一流的專業。近年來,川美建了新媒體藝術系、公共藝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等,同時,通過多個藝術實驗人才培養班,形成一種綜合的、跨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
當然,在今天全球化的語境下,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新的歷史情景與不同的文化訴求,既為美術學院的發展創造了歷史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與過去相對單一、僵化、程序化的學院教育比較,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后學院”時期,在這個新的階段,藝術的功能與意義也發生了大的變化。譬如,就藝術本體與媒介范疇,今天藝術能否結合建筑、裝置、影像、行為、表演等語言方式,發展成為綜合性的藝術?就藝術的功能來說,能否離開畫室,逃離美術館,讓藝術走向公共空間、走向社區,成為一種新型的或具有交往性的藝術?就形態而言,能否結合新的科學技術、生物技術、拓展既有的形態邊界,提供全新的藝術感知與接受方式?同時,藝術創作能否衍生為一種知識性生產?這些問題,既與藝術創作有關,也涉及到藝術教育模式、學院藝術管理等多方面的轉變。特別是在“十三五”規劃與“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都亟待我們提出有效的、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
就四川美院過去的藝術創作,總體來講,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美院的藝術家始終關注現實,能把握時代的發展潮流,用作品去反映當代的精神風貌與文化氣質。同時,不管是從藝術群體,還是從藝術思潮的角度入手,四川美院及其涌現出的藝術現象都值得去研究、去討論。如果將其作為一個個案,可以從一個地方性的創作群體向國際化的發展的過程中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當代藝術在過去30年的發展歷程,以及梳理和澄明地域性與民族性、本土化與現代性、當代性與國際性等諸多概念的邊界問題。(四川美術學院院長)
編輯:楊嵐
關鍵詞:藝術 四川美院 學院不應成為保守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