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海量數據“撈”出5億元洋酒走私大案
7月5日,天津海關對外發布,其歷經半年多時間,成功偵破一宗酒水類商品走私進口案件,查證涉案酒水類商品約500萬升,案值近5億元人民幣。該案被海關總署列為一級掛牌督辦案件,也是近年來國內最大的一宗酒水類商品走私進口案件。
經查,走私犯罪嫌疑人彭某某、孔某某等利用在北京、天津注冊成立多家貿易公司的名義,以一套人馬多塊牌子的形式妄圖逃避打擊,采取制作真假合同發票、設立離岸公司周轉資金等手段,以低報價格方式走私進口各種酒水類產品,部分涉案商品低報幅度甚至達到90%。
近千萬條次數據比對發現走私嫌疑
2016年底,天津海關工作人員在對酒水類商品進口情況進行后續風險分析時發現了疑點,兩家進出口企業的通關數據有點“詭異”。
一家名為天津林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企業于2015年7月成立,以洋酒、紅酒、啤酒、礦泉水作為主要進口商品,該公司在2015年8月至12月間,集中進口大量酒水類商品120余票,貨物總價值達到人民幣1億元,貨物總重量達1000噸以上。隨后,該公司就再無進出口業務記錄,在海關進口數據庫中消失不見了。而奇怪的是,2016年2月至4月間,一家名為北京林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企業憑空出現,也是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進口酒水類商品億元以上,隨后再次消失。
兩家企業的進口業務操作時間、進口商品種類等信息都存在著某種聯系或相似,但從數據表面上看又難以發現問題。難道這是巧合?
海關緝私工作人員注意到,企業在短時間內進口大量商品后再無業務操作,并且是進口同類商品的兩家企業先后出現類似情況,這里面絕對不簡單。為了進一步核實情況,天津海關成立專項分析小組,4名海關緝私警察分工協作,展開調查。一方面,運用高科技分析軟件對全國海關近千萬條次進口酒水類商品數據進行分析比對;另一方面,對嫌疑企業進口商品價格水平進行核查。
經過十多個晝夜大海撈針一般的工作,天津林森、北京林森、天津斯特、天津樂信、北京家堡等5家公司(以下5家涉案公司均簡稱“林森公司”)被辦案人員從海量數據中“撈”了出來。看似全無關聯的這幾家公司在經營方式、人員構成、物流習慣、資金流動、進口價格水平等方面的細微聯系都被一一梳理出來,串在了一起。通過調查,林森公司低報價格走私進口酒水類商品的事實也逐步浮出水面。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林森 酒水 進口 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