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牛耕部落”的堅守

一個貴州少數民族村寨的扶貧實踐

2017年06月19日 15:51 | 作者:李木元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5月21日,小滿節氣。貴州省黎平縣第八屆鄉村旅游節暨洋洞“千牛同耕”活動舉行。

隨著侗族婦女在坡上放聲歌唱,洋洞村1008頭黃牛在近千畝的稻田里同時耕作,“哞、哞”聲響徹山野,場景之壯觀猶如一幅古老的農耕畫卷,吸引了海內外數百名游客和農業專家、學者圍觀。

牛耕文明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雖然現在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但一些地區因受地形地貌限制,仍保存有原生態的農耕方式。

洋洞村就是典型。這個處在大山深處、植被繁茂、清溪環繞、民風淳樸的侗族村寨,雖歷經歲月磨洗,但農耕文化保存依然完好,村寨里家家戶戶飼養耕牛,被譽為“最后的牛耕部落”。

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孝德說,不少大山深處的村落還有耕牛存在,但像洋洞村這樣家家戶戶仍堅持牛耕生產,實屬罕見。“這是地道的傳統農耕文化,載著我們兒時的記憶,牽動著我們的鄉愁。”

而立足生態環境優勢和傳統農耕文化,開發有機農產品,農、文、旅融合發展,也成了國貧縣———黎平縣各村寨的脫貧新路。

一碗米酒的啟發

說到牛耕部落,不得不說說“有牛哥”———洋洞村有牛復古農業專業合作社創始人楊正熙。

楊正熙是洋洞村第一個本科大學生,今年47歲。2010年在當鎮長時,有一天他到一個村子走訪,一戶人家的老婆婆端出一碗米酒招待他。在他看來,這是他喝過的最好喝的美酒。一打聽才知道,此酒是老婆婆用自己種的稻米親手釀造,而她本人釀酒一生,總結出一套絕活兒,所釀米酒清香甘醇,遠近聞名。

楊正熙第二年再到這個村子,釀酒的老婆婆已溘然長逝,她的釀酒技術也失傳了。世間再無這位老婆婆釀的米酒,楊正熙慨然長嘆。

“如果把這種傳統農業文化、農業生產工藝保留下來,加以開發利用,不就是窮苦村民的致富之道嗎?”楊正熙開了竅兒。

2012年楊正熙主動轉為農村科技特派員回農村創業。他搜集本地特有的、近乎失傳的稻種種植,并成立了地方農業物種場。

紫糯谷就是楊正熙收集的一個特色稻種。2014年,幾個農戶跟著他試種,楊正熙免費提供稻種,每畝地先付300元保證金,收獲后稻米以每斤2.5元的價格收購。

讓幾戶農戶沒想到的是,當年收獲的近3萬斤稻谷經過包裝后,全部銷售一空。楊正熙給這種米取了一個名字叫“有牛米”。

第二年,楊正熙在江蘇一個商人的幫助下成立了有牛復古農業專業合作社,他負責訂單種植。很快,“有牛哥”的名字傳遍了周圍的村寨。看到“商機”的村民們紛紛加入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經吸納了1397戶農戶抱團發展,覆蓋周圍35個村組,耕地面積超過6000畝。

古老而貧窮的村落開始煥發生機。

編輯:梁霄

01 02 03

關鍵詞:貴州 少數民族 村寨 扶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