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社保改革須推進代內與代際公平
近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在國內社會保障的公平性仍不完善的情況下,國家為保障社保制度財務可持續性,應向“名義賬戶”轉型,激勵人們多繳多得,擴大個人賬戶,降低社會統籌。此番言論再次引起人們對社保改革的關注。去年年底,我國將社保確定為2017年要加快推進改革的四大領域之一。社保改革到底該如何推進,是一個大問題、真問題。
推進社保改革,必須明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目標,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對于“更加公平”這個目標,目前尚存不同理解,但大部分人傾向于贊同鄭秉文的觀點,即我國社保在代內公平上仍有所缺失,代際公平更不樂觀。因此,如何推進代內公平、逐步趨向代際公平,成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務。這內含著諸多命題,比如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保障的公平,如何細化各類公平的關系,如何跨越現有非公平的鴻溝。
推進社保改革,必須解決我國社保制度中的“大鍋飯”問題。由于國內外同時面臨經濟壓力,我國已連續多年存在結構性財政缺口,且缺口數額呈不斷擴大趨勢,由2008年的0.4%逐漸擴大到2015年的4%。特別是在老齡化的沖擊下,現收現付的養老保險制度本來就面臨著繳費者少、領取者多的風險,加之距離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保體系”目標時間越發緊迫,加快改革勢在必行。
1997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了個人賬戶的記賬規模和管理模式,全面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統賬結合”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與充分肯定。但在實際運行中,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本質上仍然是現收現付制,空賬問題長期備受關注。更重要的是,近年來年輕人參保意愿不高,浙江省首現參保人數負增長,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遭受挑戰。因此,必須進一步降低正規就業者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費率,增強參保的吸引力,讓參保者及時分享參保收益,同時,繼續完善做實個人賬戶制度,幫助參保者做好養老規劃。
推進社保改革,必須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分步推進的關系,處理好各地探索與全國統領的關系。目前來看,各地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推出了不少社保制度方面的創新之舉,但這些創新舉措缺乏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有的甚至有固化已有利益鏈條之嫌,不利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明確指出要健全基本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的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制定城鄉居民醫保政府補助三年規劃,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逐步將個人繳費與城鄉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掛鉤。推進這一改革,需要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明晰改革導向,完善頂層設計。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是一項關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涉及每一個個體的生活品質,關系國家長治久安。有關部門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深化改革不止步,讓老百姓真正享有改革紅利和發展實惠。
(作者:荊林波,系中國社科院中國社科評價中心主任、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社保 改革 推進 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