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清理涉企收費必須動真格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持續為實體經濟減負。這也是繼去年“主打”全面營改增后,中央在降成本方面打出的又一重拳。
會議指出,大力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是貫徹穩中求進總基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深化簡政放權的關鍵內容。2013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推出減費降費措施,中央層面統一取消、停征、減免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496項,地方取消收費600項以上,2015年以來又出臺了一系列減少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和企業社保費用支出的舉措。但必須看到,目前收費名目較多、亂收費等問題依然突出,給企業加重負擔。
眾所周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費就已成為社會各方面十分關注的話題,也是影響企業更好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但是,由于那時的市場供需矛盾不突出,賣方市場的特點很明顯,企業只要生產就會有市場,而勞動力紅利、資源紅利、環境紅利等又足以能夠讓企業生存得下去,有利潤可圖。因此,收費對企業的影響還不是十分明顯。直到九十年代,收費的項目越來越多,企業負擔越來越重,此外還有攤派、罰款、贊助、捐贈等各種與收費密切相關的問題。如此一來,管理層才高度重視與警覺,開始制定規則、出臺政策,并組織對涉企收費的調查與整治。
在經濟增長減速的大背景下,部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減弱,企業的困難不斷增多,抗風險能力下降。其中,涉企收費就是最為突出的方面之一。
目前,收費的項目確實取締了不少,但是從增強企業活力的角度來看,一些收費項目仍然困擾著企業,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收費對企業來說,遠不只是交幾個錢的問題,而是企業競爭力、活力削弱的問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降低的問題,是經濟活力被擠壓的問題。要知道,在勞動力紅利等外在積極因素大大減弱的情況下,企業的盈利能力原本就已經減弱很多,很多企業已經無利可圖,如果涉企收費負擔不除,企業很難有創新的能力和實力。為什么很多企業只具有規模和數量優勢,沒有質量與效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企業的負擔太重,失去了創新創造的能力。
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下一步,要深化認識,深挖潛力,國務院部門要帶頭以更大決心進一步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費,盡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長遠、見實效的清費舉措,加大審計、督查力度,堅決取消事業單位不合理收費,堅決杜絕中介機構利用政府影響違規收費,行業協會商會不得強制企業入會或違規收費。要抓緊建立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切實減少涉企收費自由裁量權。讓企業和群眾切實得到實惠,為市場增添活力。
總而言之,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是必須完成的一個課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大難題。涉企收費首當其沖。而要解決涉企收費問題,必須動真刀子,敢于“刺刀見紅”。(譚浩俊)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收費 企業